[发明专利]一种仿体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78482.4 | 申请日: | 2008-1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4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苗罗华;胡长霖;余东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B17/0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方法 及其 结构 | ||
1.一种仿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于一容器内部布置渗出液流道,该渗出液流道包括至少一第一流道,以及底端与该第一流道连通的至少一第二流道,该第一流道横向布置,该第一流道提供渗出液横向流动的通道,该第二流道的顶端直向布置,该第二流道提供渗出液直向流动的通道;
于该容器内成型多层固态层,该第一流道位于最底层的一第一固态层,该第二流道的底端与该第一流道连通,且该第二流道由该第一固态层向上延伸,且该第二流道的顶端位于最顶层的一第二固态层内,或超过该第二固态层的顶面;
于该第二固态层设置一凹部,该凹部的底部连通该第二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于该容器内成型该些多层固态层的步骤包括:重复进行浇灌溶融状态仿体原料及冷却成型为该些固态层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两次浇灌溶融状态仿体原料及冷却成型为该些固态层,其步骤包括:
将溶融状态的仿体原料灌入该容器,且该溶融状态仿体原料的浇灌高度高于该第一流道且不高于该第二流道的顶端;
静置一段时间,待该溶融状态的仿体原料凝结冷却成型为该第一固态层;
再度浇灌该溶融状态的仿体原料于该第一固态层的顶面;
再静置一段时间,待第二次浇灌的该溶融状态的仿体原料凝结冷却成型为该第二固态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于完成该第一固态层冷却成型的步骤后,再浇灌至少一层溶融状态的仿体原料,于该第一固态层与该第二固态层之间形成至少一层的中间固态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道为由多个相互连通的流道构成的流道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道为一管状结构,该第一流道具有至少一输入端以及至少一输出端,该输入端提供渗出液输入该第一流道,该输出端提供渗出液流出该第一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流道为一细长型直型管状结构,该第二流道的底端与该第一流道相连通,该第二流道的顶端直向延伸一定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溶融状态的仿体原料为明胶与水的混合原料,以不同比例的明胶与水混合来形成该些多层固态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仿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以形成该第一固态层所采用的溶融状态仿体原料的水的比例,高于用以形成该第二固态层所采用的溶融状态仿体原料的水的比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体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于静置等待该些固态层成型的步骤中,为配合冷却装置辅助该溶融状态的仿体原料凝结冷却成型。
11.一种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层固态层,该些多层固态层为相互层叠形成,该些多层固态层至少包括一第一固态层以及叠设于该第一固态层顶面的一第二固态层;
至少一渗出液流道,该渗出液流道设置于该些多层固态层内,该渗出液流道由相互连通的至少一第一流道以及至少一第二流道所构成,该第一流道横向布置于该第一固态层内,提供渗出液横向流动的通道,该第二流道直向布置,提供渗出液直向流动的通道,该第二流道的底端连通该第一流道,且该第二流道的顶端位于该第二固态层顶端或贯穿该第二固态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道为由多个相互连通的流道构成的流道网络。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流道为一管状结构,该第一流道具有至少一输入端以及至少一输出端,该输入端提供渗出液输入该第一流道,该输出端提供渗出液流出该第一流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流道为一细长型直型管状结构,该第二流道的底端与该第一流道相连通,该第二流道的顶端直向延伸一定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多层固态层为由溶融状态的仿体原料经冷却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84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