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叶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76332.X | 申请日: | 200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圣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圣安 |
| 主分类号: | F04D29/26 | 分类号: | F04D29/26;F04D29/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惠石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叶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组合方式克服模具脱模的干涉,并增加叶轮构件强度、防止变形、进而精确定位提升产品质量的组合式叶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散热风扇请参考中国专利号ZL01268180.6“组合式散热风扇”(请结合参考图11),该组合式散热风扇4包含一下风扇体41及一上风扇体42,该下风扇体41具有一顶面突出成锥状的本体411,该本体411顶面中央突设有套轴412,该本体411外周突伸有多数个下叶片413,该本体411顶面由该套轴412周边向外延伸有与该下叶片413对应数量的卡掣槽414,该卡掣槽414外端口与该下叶片413对齐;该上风扇体42具有一扁平套环421,该套环421中央设有套孔422套固于该下风扇体41的套轴412,该套环421周边延伸有与该下叶片413对应数量的上叶片423,该上叶片423底缘恰与该下叶片413的顶缘呈续接状,该上叶片423根部设有卡掣条424,该卡掣条424置入该下风扇体41的卡掣槽414固定。
然而,该种组合式散热风扇4,因上叶片423有多出对应该导流面415区间长度,而使该上叶片423因长度过长而强度不足,此外该组合式散热风扇4虽具卡掣条424,但是因该卡掣条424是对应锥状本体411的锥度及上叶片423内缘的弧度而设,使得该上叶片423的内缘结构呈中间高往外周渐低,并因此使上叶片423内缘与套环421间产生脆弱区间W,而容易变形,同时也影响上风扇体42与下风扇体41间的精确定位及牢固情形。
另外,请参考图12,其为一种离心作用的散热风扇6,该散热风扇6包含有一斜面体61及一上叶轮62,其中该斜面体61设有呈突出的锥状的导流面611,该导流面611的中央设圆平面612,该上叶轮62具对应该圆平面612的环体621,该环体621的外周缘设置数片上叶片622,该数片上叶片622具对应导流面611形状的内缘6221。
但是,此一散热风扇的设计虽具离心作用可增加风压,但是该上叶片622的内缘为对应该导流面而设,使得该上叶片622的内缘结构呈中间高往外周渐低,致使上叶片622内缘与环体621间产生脆弱区间W,并且上叶片622与环体621仅以小区域相互连接,以致强度不足,且容易变形,又难以作精确及牢固的定位。
因此,如何能在可增加散热效能的前提下,设计出一种能够容易且精确制造以节省成本的散热风扇,即为本技术领域要克服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叶轮结构,尤其是一种能克服上述现有的组合式散热风扇的缺点,增加制造的叶轮、环形座体等构件强度且不易变形,进而能容易并精确的定位及组合的组合式叶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叶轮,其在一环形座体组设至少一个的叶轮;其中,该环形座体上设有至少一组的凹陷环体孔组,该凹陷环体孔组包括多数个凹设的卡槽及一凹设的环体孔,且各卡槽连通该环体孔及该导流面;该叶轮具有环体嵌设在环形座体的环体孔中,该环体周围环绕数片叶片,该叶片的内缘与环体外周之间设置有连接该环体与该叶片的补强片,该补强片对应嵌设于该卡槽中,又该叶片的内缘与上述的导流面形状相同且配合,并令相邻的两叶片间及环形座体所形成的区间为风道。
本发明的组合式叶轮进一步使该环形座体的轮毂的外周环绕设置下叶片。且该环形座体的叶片与叶轮的叶片对接形成完整的叶片。或是进一步使该环形座体的叶片的外侧端向上设置突出段,使该环形座体的叶片的内侧相对形成凹陷区,该凹陷区为供叶轮的叶片与之对接形成完整的叶片。又或是进一步使该环形座体的叶片位处在该叶轮的二叶片间所形成的风道后缘处,使该环形座体的叶片成为一增压叶片。
本发明的组合式叶轮再进一步使该叶轮的环体顶面低于叶片的顶缘的最高处,且该叶轮的环体的顶面与该叶片的顶缘及该环形座体的导流面依流场设计。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叶轮,包含:
一斜面体,其具有导流面及至少一组环体孔组,该环体孔组包括多数个凹设的卡槽及一凹设的环体孔,该环体孔组的各卡槽连通环体孔及导流面;
至少一个叶轮,其具有设于斜面体的环体孔中的环体,另有数片叶片环设于该环体的周缘处,且各叶片与上述的环体孔组的卡槽对应,该叶片的内缘与该环体的外周间设置一连接该环体与该叶片的补强片,该补强片对应嵌设于上述的环体孔组的卡槽中,又该叶片的底缘与上述的导流面形状相同且配合。
该结构设计的优点有:可借由补强片消除环体与叶片间所形成的脆弱区间,且更有利于叶轮与环形座体间的精确定位及牢固组设。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圣安,未经杨圣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63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