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光膜、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71464.3 | 申请日: | 2008-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3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堀井明宏;小幡庆;星光成;平井基介;水野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5/00 | 分类号: | G02B5/00;G02F1/13357;B29C55/00;B29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高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制造 方法 以及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其前后表面具有立方结构的透光膜,其制造方法,以及其中使用了该透光膜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装置由于诸如低功耗和节省空间的设计、不断降低的价格以及类似的优点已取代了CRT(阴极射线管)成为主要显示装置。
将液晶显示装置分类,通过例如显示图像的照明方式,分成了几类,其中典型的一类是通过利用设置在液晶面板后的光源显示图像的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在该显示装置中,增强显示亮度并减少功耗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强烈地希望增强设置在液晶面板和光源之间的光学系统的增益同时减少光源的功耗。
例如,日本专利号3158555(专利文件1)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在液晶面板和光源之间设置称为增亮膜的透光膜。在这种透光膜中,例如,每个棱镜都具有90度顶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镜,平行设置在出光侧的表面上(前表面),反之光入射侧的表面(后表面)是平面。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件1中所描述的透光膜,当透光膜由于受热或类似因素影响而弯曲时,后表面可在某些情况粘到位于后表面侧部件(例如,设置在透光膜和光源之间的光学膜)上。当后表面以这种方式粘到另一个部件时,称为“牛顿环”以及“消光耦合”的光学现象出现。此外,当设置了每个都具有90度顶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镜时,光大大地向前面会聚,由此在依赖于亮度的视角中引起突变(abrupt reduction),其称为暗带、截止和类似物。
因而,为了减少该现象(由干干涉导致的非均匀性),如在国际专利申请号2001-524225的公布译文中所描述的那样,考虑了其中在后表面上设置凸起以减少与其它部件接触面积的技术。但是,当单是在后表面上设置凸起时,通过棱镜用来会聚的光组件与当后表面平坦时相比变少,由此降低了前亮度。
此外,为了消除依赖于亮度的视角中的突变,考虑了其中与上面相似地在后表面上设置凸起或其中使在前表面上形成的每个棱镜的顶部弯曲的技术。但是,在这种技术中,通过棱镜用来会聚的光组件与当后表面平坦时相比变少,由此降低了前面亮度。此外,当顶部弯曲时,失去了棱镜本身的自会聚作用,由此降低了前亮度。
期望提供一种透光膜能够减少由干涉而导致的非均匀性以及减少在不降低前面亮度的同时依赖于亮度的视角的突变,和形成该透光膜的方法,以及具有该透光膜的显示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光膜,其包括多个第一凸起,形成在一个表面上并且在所述表面的预定方向上延伸,多个第二凸起,形成在该表面的相对表面上,在相对表面的一个方向上延伸,与所述方向平行地设置,并与所述方向交叉的方向相平行地设置。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至少一个或两个都具有面内折射率各向异性。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对应于图像信号驱动的面板,一对偏振器将所述面板夹于其中,用以对面板照明的光源,以及设置在偏振器与光源之间的透光膜。
在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透光膜和显示装置中,在透光膜的两个表面上都设置有凸起,由此当将透光膜组装入显示装置或类似物时减少了与其它部件的接触面积。更进一步,位于两个表面中的每一个表面上的凸起都具有各向异性的形状,并且位于至少两个表面中的一个表面上的凸起具有折射率各向异性,由此提高了光的利用效率,且由此增强了前亮度。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透光膜的第一种制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A1)和(A2):
(A1)在树脂膜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多个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在所述表面的预定方向上延伸,在树脂膜的所述表面的相对表面上形成多个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平行于相对表面的一个方向设置且平行于与所述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以及
(A2)以预定方向延伸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以对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至少一个或者两个都给予折射率各向异性。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透光膜的第二种制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B1)和(B2):
(B1)在树脂膜的一个表面上形成多个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在所述表面的预定方向上延伸,然后延伸第一凸起以对第一凸起给予折射率各向异性;以及
(B2)延伸后在树脂膜的所述表面的相对表面上形成多个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平行于相对表面的一个方向设置且平行于与所述方向交叉的方向设置。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透光膜的第二种制造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C1)和(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14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 下一篇:抽油机减速箱机油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