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头致动器组件、具有该组件的盘设备以及头致动器组件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70309.X | 申请日: | 2008-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9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 发明(设计)人: | 成濑仁;户田昭夫;吉田和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 主分类号: | G11B5/48 | 分类号: | G11B5/48;G11B5/55;G11B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晓光;许向彤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头致动器 组件 具有 设备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头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板单元,其包括安装了电子部件的基础部分、配置为从该基础部分延伸并且包括附着在支架上的连接端部分的主软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具有安装到该主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弯曲部分的增强板;以及
减震器,其配置为包括粘附于所述弯曲部分上的片形粘弹性材料,以及比该粘弹性材料更有刚性、按重叠关系粘附在所述粘弹性材料上的片形增强材料,并且该减震器配置来抑制所述增强板的震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增强材料是由合成树脂或者金属构成的,并且粘接在所述粘弹性材料上,从而覆盖该增强材料的整个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器粘接在所述弯曲部分和所述主软性印刷电路板上,从而跨接该弯曲部分与主软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器具有比主软性印刷电路板和所述弯曲部分更小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器粘接在主软性印刷电路板上的部分比该减震器粘接在所述弯曲部分上的部分更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增强板安装在所述基础部分上,并且该弯曲部分粘接在主软性印刷电路板的近端部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主软性印刷电路板包括从连接端部分附近朝所述基础部分折起的折起部分,并且该增强板安装在所述连接端部分并粘接在主软性印刷电路板的所述弯曲部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致动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设有轴承部分、从该轴承部分延伸的臂、从该臂的延伸端延伸的悬件、安装在该悬件的延伸端上的头,以及继电软性印刷电路板,该继电软性印刷电路板具有与所述头电连接的一个端部分和与主软性印刷电路板的连接端部分连接的端子区域。
9.一种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
驱动部分,配置为支撑该盘和使该盘旋转;
头,其配置为将信息记录到所述盘上并从所述盘再现信息;以及
头致动器组件,其配置为支撑所述头相对于所述盘运动并且将所述头相对于该盘定位在选择的位置,
该头致动器组件包括板单元,该板单元包括安装了电子部件的基础部分、配置为从所述基础部分延伸并且包括附着到支架的连接端部分的主软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包括安装到主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弯曲部分的增强板,以及减震器,该减震器配置为包括粘附于所述弯曲部分的片形粘弹性材料,以及比所述粘弹性材料更有刚性、按重叠关系粘附在该粘弹性材料上的片形增强材料,并且所述减震器配置为用来抑制增强板的震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增强材料是由合成树脂或者金属构成的,并且其粘接在所述粘弹性材料上,从而覆盖其整个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减震器粘接在所述弯曲部分和主软性印刷电路板上,从而跨接所述弯曲部分与主软性印刷电路板之间的边界。
12.一种制造头致动器组件的方法,该头致动器组件设有板单元,该板单元包括安装了电子部件的基础部分、配置为从所述基础部分延伸并且包括附着到支架上的连接端部分的主软性印刷电路板,以及包括安装到主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弯曲部分的增强板,以及减震器,该减震器配置为包括粘附于所述弯曲部分的片形粘弹性材料,以及比所述粘弹性材料更有刚性、按重叠关系粘附在该粘弹性材料上的片形增强材料,并且该减震器用来抑制增强板的震动,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带形减震带,该带形减震带包括粘接在细长片形的增强材料带上的粘弹性材料;
从该减震带上切出希望形状的减震器;以及
将该切下的减震器粘接在该增强板的所述弯曲部分的预定位置,使得所述粘弹性材料与所述弯曲部分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703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