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式风扇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66143.4 | 申请日: | 2008-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萧名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F04D17/08;G06F1/2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潘培坤;郑特强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心式风扇,特别涉及具有辅助入风口的离心式风扇。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可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是笔记本电脑(notebook),为了能发挥其最大的效能,需要有散热模块进行有效的散热。若热量聚集在设备内部而无法实时散逸时,将会导致设备内的电子元件无法正常地工作,甚至会使整个设备工作不正常,尤其是电脑系统更会因此而死机。然而,笔记本电脑为了适应移动化的市场需求,机壳内部已经无法预留出足够的自然对流空间。由于高频部分在执行散热设计上已面临相当的瓶颈,为有效排除该热量,往往于电子元件上加设一散热器或散热风扇等排热元件以帮助热量的排除。因此,笔记本电脑的散热模块逐渐朝向以离心式风扇产生强制对流进行散热。
请参阅图1。图1所示为现有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此离心式风扇1适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本电脑,且此离心式风扇1至少包含涡型外壳10及风扇叶片12。涡型外壳10具有涡型侧板100以及底板102,且涡型外壳10定义出腔体104及出风口106,其中腔体104与出风口106形成涡型流道105,而出风口106处的一侧的涡型侧板100则成舌口形状1000。风扇叶片12的垂直轴2设于腔体104的底板102上,且风扇叶片12平行于垂直轴2。当风扇叶片12转动时,风扇叶片12所驱动的水平方向气流,经由涡型流道105产生动压与静压而将水平方向气流送出。现有的出风口106处利用固定截面的曲面渐扩管道,即舌口形状1000处的涡型侧板100的表面1002平行于垂直轴2,也就是表面1002与底板102的夹角为90°,使气体流动而产生动压与静压,气体就有足够的动压与静压来抵抗外部阻力,达到散热的效果。
然而,对于日趋轻薄短小的笔记本电脑而言,由于笔记本电脑可以容置离心式风扇的空间相对地减少了,这情况亦会使得笔记本电脑的壳体与离心式风扇的入风口的距离缩短。当离心式风扇以同样的转数在转动时,若笔记本电脑的壳体与离心式风扇的入风口的距离过于靠近,会因入风口处的流场受到局限的关系而造成同样位于笔记本电脑的壳体内,但距离离心式风扇较远的发热元件无法有效地通过离心式风扇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扇,使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而利用将外部的入风流道延伸至距离离心式风扇较远的发热元件处进行吸热,并利用内部的流体分隔结构将热平顺地导引至离心式风扇的内部进行排热。
离心式风扇主要包含有扇轮、壳体以及辅助入风流道。扇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中。壳体包含有第一入风口、出风口以及第二入风口。辅助入风流道从第二入风口穿透壳体,并配合扇轮设置使入风气流流向出风口。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心式风扇。离心式风扇主要包含有扇轮、壳体以及管体。扇轮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中。壳体包含有入风口以及出风口。管体部分地从第二入风口伸入壳体内,并配合扇轮设置使入风气流流向出风口。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离心式风扇,其可在传统的离心式风扇原本的入风口以外的区域新增一处或一处以上的入风口。并且,本发明所提出的离心式风扇除了可于壳体内设置隔板以作为辅助入风流道,隔板自新增的入风口处朝向离心式风扇的出风口延伸,辅助入风流道并可包含设置于壳体外的延伸件,导通至新增的入风口处。
由此,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该离心式风扇除了可以针对位于其附近的主要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外,更可利用将外部的入风流道延伸至距离离心式风扇较远的发热元件处进行吸热,并利用内部的流体分隔结构将热平顺地导引至离心式风扇的内部进行排热。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与精神可以利用以下的发明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现有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结构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组合图;
图3所示为图2中的离心式风扇沿扇轮的轴向的立体分解图;
图4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较佳具体实施例的离心式风扇的立体组合图;以及
图5所示为图4中的离心式风扇沿扇轮的轴向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离心式风扇。其主要可在传统的离心式风扇原本的入风口以外的区域新增一处或一处以上的入风口,并且配合辅助入风流道增加对于各处的热源的吸热能力。以下将详述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用以充分解说本发明的特征、精神、优点以及实施上的简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61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