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电动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65994.7 | 申请日: | 2008-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1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矢口忠博;福住泰美;东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G5/04 | 分类号: | A61G5/04;G01C21/00;B60L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电动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人行道上行驶并且用作老年人或其他人的电动轮 椅或其它交通工具的小型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某些小型电动车辆包括轮椅,并且已知对于行人和附近车辆改善了 能见性。
这种小型电动车辆通常具有安装到车辆侧面的转弯指示灯和反光 体,以及安装到车辆后面的闪亮LED和反光体,以便确保横向和后方的 能见性。
JP-A2003-190224和JP-A2004-275580公开了配备有用于进一步改 善车辆能见性的部件的小型电动车辆。
在JP-A2003-190224中公开的小型电动车辆中,电动机和电池安装 在车辆主体架上,车轮和座位安装到该车辆主体架,并且电动机驱动车 轮。在座位的座位靠背的后面设置有杆单元,杆单元响应于键操作或手 动开关操作而操作,并且可垂直地或在基本平行于座位靠背的方向上伸 展。发光装置设置在杆单元的杆端处。发光装置是间歇发光的发光器件。 当伸展杆时发光装置从电池接收电力。
在JP-A2004-275580中公开的小型电动车辆包括闪亮告警灯,并且 告警灯的照明体经由可伸展到高于车辆乘员头部的位置的杆安装到座位 上。照明体具有以照明体的上半部反射对外照明的光而照明体的下半部 透过光这样的方式形成的球形。
然而,在JP-A2003-190224和JP-A2004-275580中公开的小型电动 车辆中的每一个具有受限的尺寸,即高度小于109厘米,宽度小于70厘 米,并且总长度小于120厘米。因此,例如难于有效地安装反光体和灯 并且提供长杆。
此外,行驶速度低于附近车辆(机动车辆和其它车辆)行驶速度的 上述小型电动车辆,当行驶时常常被附近车辆超过,并且花费长时间来 横过十字路口和道路。因此,期望进一步改善这种小型电动车辆的能见 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考虑到车辆尺寸受限的特性,即高度 小于109厘米,宽度小于70厘米,并且总长度小于120厘米来改善能见 性,而且可以根据车辆所行驶经过的情况来向行人和附近车辆的驾驶员 告警的小型电动车辆。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这样的小型电动车辆,其包括:设置在车辆主 体上并且由车辆乘员使用以就座的座位;从电池向其提供电力的电动机; 和通过该电动机的驱动力而使其旋转以驱动该小型电动车辆的车轮,其 中,在该座位的座位靠背或靠近该座位靠背的部分处设置有用于照明该 车辆乘员的背部的照明装置。
本发明的小型电动车辆(电动轮椅)的尺寸是受限的,即高度小于 109厘米,宽度小于70厘米,并且总长度小于120厘米。安装到座位的 座位靠背或靠近座位靠背的部分的照明装置可以照明车辆乘员,以清楚 地示出车辆乘员的轮廓并且使得小型电动车辆在外观上更大。结果,附 近车辆的驾驶员可以容易地发现小型电动车辆。即,可以改善小型电动 车辆的能见性,而不会影响到受限车辆尺寸内其它部分的布局。
本发明的小型电动车辆还包括用于检测电动车辆附近的车辆的附近 车辆检测装置,该附近车辆检测装置设置在车辆主体上;其中,附近车 辆检测装置在检测到附近车辆已进入到电动车辆周围的预定范围内时改 变照明装置的照明状态。因此,可以增强小型电动车辆的存在性 (presence)。
照明装置由多个发光部件形成,该照明装置照明车辆乘员的背部的 整个区域。因为用来自发光部件的光照明车辆乘员的背部的整个区域, 所以可以进一步改善能见性(visibility)。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小型电动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示出的小型电动车辆的平面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小型电动车辆的正视图;
图4是图1中示出的小型电动车辆的后视图;
图5是图1中示出的小型电动车辆的转向柄和后视镜的平面图;
图6是图1中示出的小型电动车辆的电路框图;
图7是示出图6中示出的控制器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A到8C示出了照明装置根据小型电动车辆后方的车辆的位置的 照明状态;和
图9A到9D示出了照明装置如何照明车辆乘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5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