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垃圾填埋场防渗材料的制备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63770.2 | 申请日: | 2008-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5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许四法;杨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18/12 | 分类号: | C04B18/12;C04B14/12;C04B14/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兵;黄美娟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垃圾 填埋场 防渗 材料 制备 工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新型防渗材料的制备工艺,属于土木工程材料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居民的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加,生活和办公垃圾的排放量平均每人每天1公斤左右.通过城市环卫系统收集的垃圾,除少量被回收再利用和用作肥料之外,70%左右的量将被运到垃圾填埋场填埋。由于垃圾中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垃圾中的渗滤液必须与地下水系统隔绝,以免污染地下水对环境造成污染。另外,核发电后剩下的废料有较强烈的放射性,严重破坏周围环境。
在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中,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防渗材料是高密度聚乙烯等土工膜,该材料虽然防渗性能很好,但由于厚度比较薄,一般为1.5-2.0mm,因此抗穿刺能力很差。再加上我国的垃圾还没有实行分类收集,垃圾的成分相当复杂,不管是生活垃圾还是焚烧以后的残渣中,都含有铁、玻璃、陶瓷等尖锐物,随着填埋高度的增加,作用在土工膜上的荷载增大,土工膜被穿刺发生破坏,渗滤液流入地下污染环境。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土工膜使用中的上述缺点,发明了一种原料成本低、能耗低、施工简便的垃圾填埋场防渗材料的制备工艺,所制得的防渗材料防渗效果好、抗穿刺能力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垃圾填埋场防渗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半刚性材料、膨润土和水为原料,具体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测得半刚性土粒子比重ρs,膨润土粒子比重ρb、混和后干密度ρdb、半刚性材料的最优含水量ω和膨润土的膨胀率β;
(2)根据半刚性材料的最优含水率确定半刚性材料和水的用量为1:ω,然后根据膨润土吸水膨胀后混合土的孔隙比为零的原则,采用公式
(3)在半刚性材料中加入水,搅拌均匀后再加入膨润土,继续搅拌至均匀;
(4)搅拌结束后摊铺、碾压,直至材料密实度达到90%以上、厚度达到30~50cm结束。通常在本发明的原料组方条件下,搅拌结束后摊铺,再来回碾压5遍以上能使材料密实度达到90%以上,较优选的是来回碾压5~7遍。
本发明所指的半刚性材料和水的用量之比,以及半刚性材料和膨润土的用量之比,都是指重量之比。
本发明在经上述四个步骤制得防渗材料后,可在制得的防渗材料上面铺设保护材料,所述保护材料可选择塑料薄膜、防水卷材等,以防下雨。
进一步,本发明所述半刚性材料可选自碎石、石屑、矿粉等,优选半刚性材料的最大粒径为25mm,且其中直径小于1mm的颗粒大于20%。
本发明所述膨润土优选钠基膨润土。
本发明所述水可选择自来水。
更进一步,本发明推荐步骤(3)按照如下进行:在半刚性材料中加入水,搅拌2~4分钟,然后再加入膨润土,继续搅拌2~4分钟。
本发明所述的防渗材料在其密实度达到90%以上时,渗透系数在1*10-6cm/s以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述的垃圾填埋场防渗材料的制备工艺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1)所用材料为以碎石、石屑和矿粉等半刚性材料为主,就地取材,降低能耗和成本;
(2)施工简便,不需要焊接等设备,也不存在接缝问题,所以施工质量更宜于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37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泛碱外墙饰面砂浆
- 下一篇:氢气回收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