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全孢子接种工艺生产阿维菌素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63054.4 | 申请日: | 2008-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9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13 |
| 发明(设计)人: | 储消和;姚小员;庄英萍;梁剑光;王永红;储炬;张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P19/62 | 分类号: | C12P19/62;C12R1/46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3220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孢子 接种 工艺 生产 菌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全孢子接种工艺生产阿维菌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阿维菌素(Avermectins)是1976年美国Merck公司从日本北里研究所提供的一株放线菌新种---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简称S.avermitilis)发酵中获得一簇结构相似的新型化合物。它是一类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分子由一个16元内酯环与两个齐墩果糖糖苷配基构成。天然阿维菌素有八种组分,主要是在C5、C22-C23和C26等三个位置存在结构差异。八种组分中以B1a的杀虫活性最高,其它异构体杀虫活性较低且毒性较高。在通常情况下,菌株的发酵产物中A1a、A2a、B1a和B2a组分之和的比例在80%以上,而A1b、A2b、B1b和B2b组分之和的比例在20%以下。该簇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被统称为阿维菌素或称阿弗菌素。阿维菌素对家畜的肠内寄生虫具有极其有效的驱虫活性,并具有作用机制独特、有效剂量低、安全性高等特点,是一种有着良好市场应用前景的生物农药;同时阿维菌素也是高效的杀虫、杀螨剂,其衍生物也可用于治疗人类由于螨虫或线虫引起的疾病。
现有,对阿维链霉菌的培养主要采用菌丝接种培养和挖块接种培养,这两种接种方式接种量很难控制,发酵结果不稳定,效价增幅不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全孢子接种,设计提供一种生产阿维菌素的方法。
所述的一种采用全孢子接种工艺生产阿维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阿维链霉菌接种至斜面培养基,在温度27-29℃下,培养7-9天;
(2)取上述的阿维链霉菌孢子斜面,用无菌水振荡洗涤斜面制备成孢子悬浮液;
(3)计算孢子悬浮液中孢子的数量,然后用移液管吸取孢子悬浮液至种子培养摇瓶中的种子培养基中,使每毫升种子培养基的孢子接种量为4×107-6×107个,种子培养摇瓶装量为30-50ml种子培养基/250ml摇瓶;
(4)将步骤(3)的孢子悬浮液进行摇床培养,在温度27-29℃下,转速为200-300r/mim的旋转式摇床上培养40-48小时,得到全孢子液;
(5)取上述的全孢子液,按培养基体积3%-7%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摇床培养,发酵摇瓶装量为20-40ml发酵培养基/250ml摇瓶,在温度27-29℃下和湿度40%-50%下,转速为200-300r/mim的旋转式摇床上培养240-260小时,得到含有阿维菌素的发酵液。
所述的一种采用全孢子接种工艺生产阿维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面培养基组分重量百分比为:酵母膏0.1%、麦芽糖0.1%、胰蛋白胨0.2%、葡萄糖0.4%、琼脂粉2%,余量为蒸馏水,并使pH值调至7.2。
所述的一种采用全孢子接种工艺生产阿维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种子培养基含有:玉米淀粉30g/L、玉米浆5g/L、酵母膏15g/L、KH2PO44g/L、MgSO4·7H2O0.2g/L,并调pH为7.0-7.2。
所述的一种采用全孢子接种工艺生产阿维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含有:玉米淀粉120g/L、酵母粉15g/L、豆粕粉5g/L、花生饼粉5g/L、KH2PO4 0.5g/L,并调pH为7.0-7.2。
所述的一种采用全孢子接种工艺生产阿维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用采用血球记数板计算孢子悬浮液中孢子的数量,每毫升种子培养基的孢子接种量为4×107-5×107个,种子培养摇瓶装量为30-40ml种子培养基/250ml摇瓶。
所述的一种采用全孢子接种工艺生产阿维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每毫升种子培养基的孢子接种量为5×107-6×107个,种子培养摇瓶装量为40-50ml种子培养基/250ml摇瓶。
所述的一种采用全孢子接种工艺生产阿维菌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摇床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7-28℃,摇床转速为230-270r/mim,培养时间为42-46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升华拜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3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