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筛浆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61351.5 | 申请日: | 2008-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97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 发明(设计)人: | 佩特里·哈留;萨米·西科;悉莫·开尔若;维利·泰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里兹私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21D5/06 | 分类号: | D21D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 威 |
| 地址: | 芬兰赫***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木材加工工业的纸浆的筛子。特 别涉及该筛子的转子元件的结构。
背景技术
压力筛是纸浆和纸张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它们从纸浆悬浮 液中除去大部分杂质、尺寸过大的木片和纤维束、以及其他不 希望的物质。这种筛子也可以按照纤维的长度将它们分级,以 改善纸浆性能。这种筛子的确切功能取决于它在工序中的位置。 在筛选过程中,纸浆纤维的水悬浮液一般被泵送到一个圆筒形 的腔室内,在该腔室中,悬浮液与筛面和高速运动的转子接触。 转子的旋转速度推着纤维材料运动,从而使部分纤维材料通过 筛面上的筛孔,成为良浆。高速转子在悬浮液中冲击出正反脉 冲,它保证能有规则地反冲筛面上的筛孔,以便纤维不会堵塞 筛孔。
纸浆悬浮液包含无数的弹力纤维,这些纤维容易彼此依附 在一起,形成所谓的纤维絮块。即使在低浓度下,例如0.01% 时,纤维也会形成不稳定的絮块。在1-3%的典型筛选浓度下, 纤维形成稳定的絮块和纤维网络,这会妨碍筛选。纤维和不希 望有的固体物质会定期从网上除去,从而能够筛选出浆渣和良 浆。当纸浆浓度增大时,离解纤维网络所需的力也急剧增大, 最终达到工艺极限,此时筛面上的筛孔或者浆渣管线会被堵住。 为了确保连续的筛选操作,已经开发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 转子方案。
原则上,转子可以分成两个基本的类别:开放式和封闭式 转子。两者都在使用,并且众所周知,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保 持筛面清洁,即为了防止在筛面上形成纤维层。第一类转子的 特征在于筛鼓的内部装有旋转轴或者转子,桨叶借助悬臂附着 在它上面。这类转子的例子有如美国专利US4193865所述的转 子方案,其中转子被可旋转地安排在一个圆筒形的静止筛鼓内, 所述转子包括位于筛鼓表面附近的桨叶,在如所述专利所述的 结构中,桨叶与筛鼓轴线形成一定的角度,即桨叶从筛鼓的一 端斜着延伸到另一端。当移动时,桨叶在筛面上冲击出压力脉 冲,这些压力脉冲打开筛面上的筛孔。还有别的解决方案,其 中桨叶位于筛鼓的两侧。在这种情况下,有待处理的悬浮液被 供应到筛鼓的内部或外部,良浆相应地从筛鼓的外部或者内部 排出。
在静止的转子中,转子是一个基本上封闭的圆柱体,它的 表面安装有脉冲元件,例如近似半球形的突起,即所谓的鼓包。 在这种设备中,纸浆被输送到位于圆筒形转子和它外部的筛鼓 之间的处理空间内,这样一来,转子上的突起、鼓包的目的都 是为了将纸浆压到筛鼓上,并且借助它的后缘从筛鼓上的筛孔 中吸出纤维层。鼓包可以用其他形式的突起代替。
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方案以芬兰专利F177279(US5,000,842) 所述的方法为代表,在实施过程中,该方案也得到了发展。所 述专利所述的方法的特征在于纤维悬浮液受到强度和有效方向 不断变化的轴向力的作用,轴向力的方向和强度根据作用点和 筛鼓的相对表面的相互轴向位置来确定,并且纤维悬浮液的轴 向速度分布也因此而变化,但保持流向连续地朝向排料端。转 子表面优选被分成四个区:输送、输送和混合、混合以及有效 混合。转子表面一般具有10-40个突起,突起的形状随区域(即 它们位于转子的哪个轴向部分上)变化。转子壳体表面上的突 起主要由面对流动的前表面(优选为平行于壳体表面的表面) 和朝着转子的壳体表面倾斜的后表面形成。转子的壳体表面上 具有几种不同形式的突起,它们已经被安排在转子的壳体上, 以便在转子的轴向上形成两个或者更多的彼此分开的环形区 域,例如4个区域。至少突起的前表面部分与轴向形成一定的 角度。突起的前表面可以被分成两部分,它们形成了大小不同 的轴向角度。相对于轴向,这些角度的变化范围在-45°-+45° 之间。然而,这些突起的作用原理与其他相应的设备相同。这 个突变的前表面向筛鼓上的纤维层施加强大的压力冲击,良浆 从而被压过筛鼓上的筛孔。突起的倾斜的后表面将一些水吸回 筛选区,从而从筛缝和筛孔中释放出大部分颗粒和纤维絮块, 从而达到清洁筛鼓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里兹私人有限公司,未经安德里兹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613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