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水井的堵水、堵漏、二次固井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50503.1 | 申请日: | 2008-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海天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10075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水 堵漏 二次 技术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水井的堵水、堵漏、二次固井技术,可适用于直井、分枝井、 水平井、大位移井,改善开采效果的工艺技术。
二、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续,油、水井套管腐蚀严重,穿孔套裂现象十分突出。有些油 井属于固井质量不好,套管外窜,油层相互连通,致使油层水淹程度愈来愈高。套漏井套 管漏失点往往是油、水井液面上、下或套外水层上、下形成腐蚀井段,如果采用常规堵漏 措施,有效期是短暂的,并堵住此点往往又出现其它位置漏失,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我公 司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来志立于此项研究实践,筛选出了既能堵牢套漏处,又能防止腐蚀井 段产生新的漏点,堵漏防漏相结合的工艺措施
三、发明内容:
堵剂成分及作用:此堵漏剂是由堵水剂+堵漏支撑剂组成,根据井的漏失情况和地质 条件,其比例可以调整,组份可以根据现场施工情况随时改变。组份中堵漏支撑剂对与漏 失点相通的地面、地层大孔道起封堵作用,堵水剂起强化推进,隔离来水,改变酸碱游离 水腐蚀性能的作用。
四、使用机理:
堵漏支撑剂是一种白色,大小不一,无规则的絮状高分子聚合物,在常温常压下不溶 水,易悬浮于水中,可以用水携带。当达到漏失层位时可以堵塞孔道,对后进来的堵剂起 到过滤阻挡作用,致使压力上升,达到堵塞作用。
候凝过程高分子聚合物受堵剂碱性作用及地层温度的影响开始熔化,变成粘稠或粘弹 体,牢牢粘附于岩石及堵漏剂固化体上。堵剂吸收大量的水分子形成胶体粒子,再相互结 合交联形成胶结力强,组份不固定的水化矿物,二者结合形成耐高温、耐压差的堵漏层。
五、施工工艺
(一)、施工准备工作
1.起出原生产管柱;
2.下堵漏管柱,通洗井至人工井底。验油套找准套漏点后,填砂至油层以上漏点以下;
3.上提油管至上部漏失点以上10米,完成堵漏管柱;
4.安装井口配备好油套压表;
5.按施工流程图连接正注管线,连接搅拌器电源,试运行;
6.根据设计用量备料到现场;
7.按施工设计施工;
(二)、施工步骤
1.地面管线试压,不刺不漏为合格;
2.油套环空灌满清水;
3.测吸水指数,在稳定压力下测3分钟吸水量,计算吸水指数(如果不起压不代表吸 水能力,只代表泵车排量,也可以不测)
4.配制堵剂,在服务方指导下,在搅拌池内配制。
5.按设计要求挤注堵剂,当套压升值到到4-8MPa时,停止挤注,挤顶替液,将堵剂 顶入漏失部位。
6.上提油管至漏点以上20米,关井侯凝3-5天。
7.测试耐压、测压范围以能满足生产需要为原则,一般为6-15MPa。
8.原管柱冲砂、冲不动时,可下螺杆钻钻开砂面上面的堵剂,并冲砂至人工井底。
9.下生产管柱进行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海天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海天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505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