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4746.4 | 申请日: | 2008-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22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生;曾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生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61K9/14;A61K9/06;A61K9/70;A61K9/20;A61P19/02;A61P29/00;A61K35/36;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003山东省临沂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肩周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原料的医用配制品,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肩周炎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国内和国外都有很多人在探讨其病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来改变其预后不良的状况。肩周炎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疾病,它的发病机理是多方面的,到目前为止肩周炎的病因还没有完全被阐明,肩周炎在祖国医学中属“痹症”范围,以利湿通络,温经散寒为主。中医理论认为,肩周炎的成因,大多由于水湿外侵、复感风邪,或外感风邪,兼以挟湿,以致发病,或筋络拘急,或麻木不仁等症,且往往迁延日久,形成慢性疾患。
肩周炎的发病机理有内外二因。内因主要有禀赋不足,卫气不足,或劳累过度,正气损伤。即现代医学所说的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外因主要有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机体,搏于气血,不得宣通。因此本病虚实互见,错综复杂,形成恶性循环,其痛彻骨,迁延难愈。
根据2007年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目前肩周炎的患病率已达到9.63%。一旦患有该病,往往缠绵难愈,症状呈多元化,影响肩部神经、血管,出现头晕、头痛、颈肩背酸痛、上肢麻木、放射痛、下肢疲软无力等症状,不仅长期折磨患者本人,也给整个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是影响人们享有健康的重要障碍之一。该病已成为与现代社会相伴随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迄今为止,对于肩周炎所引起的疼痛所使用的中、西药物中,或是消炎效果好但不止痛,或是止痛却不消炎。而且内服药物容易产生难以避免的副作用,通过外科手术治疗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现有抗体内外炎痛药物,多采用口服或注射全身性用药,使整体药浓度达到一个有效水平,才能在发病部 位达到消炎的目的,这样造成了给药量的加大和浪费,也同时带来肝脏分解、肾脏排泄、肠胃刺激,增加代谢等负担,产生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中药制剂的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协同作用,利用中草药的内服和外敷达到内调、热敷、渗透为一体,药物以分子状态,通过人体的内部吸收及毛孔及扩张的毛细血管进入到肩部肌腱、韧带及周围组织,促进局部的微循环及血液循环,增强局部乃至机体免疫功能,起到祛风除湿,疏经活络,活血化淤,软坚散结之功效。着眼于全面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正常免疫机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并加强抗炎止痛,改善微循环障碍,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祛风除湿、通络散寒,治疗肩周炎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内服药物和外敷药物,其中,内服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薏苡仁10~20份,穿山甲10~20份,丹参10~20份,当归10~20份,石决明10~20份,天麻10~20份,黄芪10~20份,桂枝10~20份,木瓜10~20份,五加皮10~20份,威灵仙10~20份,独活10~20份,白芍10~20份,柴胡10~20份。
所述外敷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为:地龙10~20份,土鳖虫10~20份,杜仲10~20份,牛膝10~20份,泽泻10~20份,川芎10~20份,附子15~20份,仙鹤草5~10份,黄芩5~10份,生地黄5~10份,甘草5~10份。
所述内服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薏苡仁10~15份,穿山甲10~15份,丹参10~15份,当归10~15份,石决明10~15份,天麻10~15份,黄芪10~15份,桂枝15~20份,木瓜15~20份,五加皮15~20份,威灵仙15~20份,独活15~20份,白芍15~20份,柴胡15~20份。
所述外敷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为:地龙10~15份,土鳖虫10~15份,杜仲10~15份,牛膝10~15份,泽泻15~20份,川芎 15~20份,附子15~20份,仙鹤草5~8份,黄芩5~8份,生地黄5~8份,甘草5~8份。
所述内服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薏苡仁15~20份,穿山甲15~20份,丹参15~20份,当归15~20份,石决明15~20份,天麻15~20份,黄芪15~20份,桂枝10~15份,木瓜10~15份,五加皮10~15份,威灵仙10~15份,独活10~15份,白芍10~15份,柴胡10~15份;
所述外敷药物的各种成分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为:地龙15~20份,土鳖虫15~20份,杜仲15~20份,牛膝15~20份,泽泻15~20份,川芎15~20份,附子15~20份,仙鹤草8~10份,黄芩8~10份,生地黄8~10份,甘草8~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生,未经李俊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47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饮型袋装卫生吸管饮料的使用方法及其结构与包装
- 下一篇:雨伞防滴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