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高纯度双烯醇酮醋酸酯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43654.4 | 申请日: | 2008-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02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J7/00 | 分类号: | C07J7/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卢 宏 |
| 地址: | 422501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纯度 双烯 醋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甾体激素类中间体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涉及一种高纯度双烯醇酮醋酸酯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双烯醇酮醋酸酯(简称双烯)化学名称为:5,16-孕甾双烯-3β-醇-20-酮醋酸酯,分子式为C23H32O3。它是合成甾体激素类原料药的重要中间体,以其为原料可以生产肾上腺类激素药物(如可的松)、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甾体抗炎药(如醋酸地塞米松、肤轻松)和性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以及女性口服避孕药等。目前双烯醇酮醋酸酯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是从天然资源中分离得到的甾类化合物进行半合成而得。合成双烯醇酮醋酸酯的原料主要有甾类皂苷元中的薯蓣皂素、剑麻皂素、番麻皂素和甾类生物碱中的澳洲茄次碱两大类。由于我国是个薯蓣皂素的生产大国,目前我国的生产厂家生产双烯醇酮醋酸酯的传统工艺,大多是以薯蓣皂素为原料,经加压裂解、氧化、水解(消除)、提取、精制、母液处理与回收利用等工序,其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采用上述方法得到的双烯醇酮醋酸酯的熔点在165~168℃之间,产品收率在62%~64%左右。其中薯蓣皂素的裂解和母液的处理是提高双烯醇酮醋酸酯的收率和质量的重要工序。而且前期的经加压裂解、氧化、水解(消除)、提取工序工艺已经非常成熟,且收率稳定,而在提取后的母液的处理成为影响产品质量和收率的一个关键步骤。目前大多厂家主要采取套用母液,将水解后的产物用正己烷或环己烷提取,得到双烯醇酮醋酸酯粗品和母液,粗品采用乙醇加热重结晶,得到精品,而相当一部分的含量低的双烯醇酮醋酸酯产品以及部分未反应完全的皂素,以及上述三步反应过程的低极性杂质全部留在母液中,将此母液又投入到开环釜中,这样的处理方法一方面得到双烯醇酮醋酸酯精品质量不高,普遍熔点在165℃以上;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的含量低的双烯醇酮醋酸酯产品以及部分未反应完全的皂素,以及上述三步反应过程的低极性杂质全部留在母液中,如此循环套用,增加了后续处理的难度和反应的不稳定,对降低了收率和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的技术上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纯度双烯醇酮醋酸酯的生产方法,尤其是在母液的处理上,采用柱层析方法,一次到位全部得到高纯度双烯醇酮醋酸酯精品,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并为生产后续的激素类原料药如妊娠烯醇酮、黄体酮等中间体和原料药打好基础,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能力。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高纯度双烯醇酮醋酸酯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薯蓣皂素通过常规方法进行加压裂解、氧化和水解,用环己烷、正己烷或石油醚对上述水解后产物进行提取,将提取液用水洗至中性,沉降分水24h,再稀释至双烯醇酮醋酸酯含量为1~5%;
(2)用吸附剂填充层析柱,将上述提取液进行柱层析,加入洗脱剂进行洗脱,先洗脱2-3BV,弃去,再洗脱4-6BV,停止洗脱,合并洗脱液,浓缩即可得到高纯度双烯醇酮醋酸酯。
上述步骤(2)的柱层析是以聚酰胺、硅胶或大孔树脂为吸附层的柱层析。
上述步骤(2)所述的洗脱剂是体积比为20∶1~10∶1的碳原子数小于6的正烷烃或环己烷∶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0∶1~8∶1的碳原子数小于6的正烷烃∶氯仿、体积比为10∶1~5∶1的石油醚∶氯仿或体积浓度为60%-95%的醇水溶液。
上述步骤(2)所述的高纯度双烯醇酮醋酸酯含量在99%以上,熔点在169℃以上。
上述步骤(2)所述的柱层析后将吸附剂层挖出,用甲醇、氯仿或乙酸乙酯进行提取,提取液浓缩后得浸膏,与薯蓣皂素同为原料进行下一批双烯醇酮醋酸酯生产的加压裂解反应。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生产高纯度双烯醇酮醋酸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双烯醇酮醋酸酯粗品用环己烷、正己烷或石油醚溶解,使双烯醇酮醋酸酯含量为1~5%;
(2)将上述薯蓣皂素溶液进行柱层析,加入洗脱剂进行洗脱,先洗脱2-3BV,弃去,再洗脱4-6BV,停止洗脱,合并此部分,浓缩得到高纯度双烯醇酮醋酸酯。
上述双烯醇酮醋酸酯粗品为含量在99%以下,熔点在169℃以下的双烯醇酮醋酸酯。
上述步骤(2)的柱层析是以聚酰胺、硅胶或大孔树脂为吸附层的柱层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43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