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坐便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39063.X | 申请日: | 2008-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3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 发明(设计)人: | 程凤菊;马言超;王太东;赵芳;牛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凤菊 |
| 主分类号: | E03D7/00 | 分类号: | E03D7/00;E03D11/13;E03D11/18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存海 |
| 地址: | 2715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坐便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坐便器,直接涉及可移动的坐便器,特别适合住院病人在病房中使用,也适合家中行动不便的病人在卧室中使用。
背景技术
对于在医院住院的某些病人及在家中休养行动不便的病人,往往需要在护理人员帮助下在病房或卧室就地大小便,最常采用的一种方便用具就是中间带孔的座椅与便盆的组合体。病人要方便时,护理人员首先帮助病人蹲坐在坐椅上,病人的大小便直接排入坐椅下方的便盆;方便结束,护理人员帮助病人离开坐椅,然后取出坐椅下方的便盆去卫生间清理冲洗。由于便盆的敞开式构造,病人方便时会将难闻的排泄物气味向周围空间散布,在嗅觉上直接给他人造成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在与他人共住同一病房时还会涉及到更多的人;在清理冲洗便盆时,由于护理人员要手持便盆直接操作,这又在视觉上给护理人员造成了不舒服的感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移动式坐便器,它能有效地解决现有带孔座椅与便盆组合作为移动坐便器为病人接便存在的异味易扩散和护理人员需直接面对便盆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移动式坐便器,具有便腔体,便腔体安装在凳体上,所述便腔体上部接入引水管,所述便腔体底部设置虹吸管,便腔体内设置水位控制线,虹吸管顶部内腔底线高于水位控制线形成高度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便腔体体壁上、水位控制线高度位置设置水位观察孔。
本发明由于在便腔体上部设置了引水管和在底部设置了虹吸管,因而采用本发明为病人接便时,不仅大小便能被水体封闭,而且可整体将本发明移入厕所,在补入自来水后靠虹吸管将大小便从便腔体一次性排出;同时由于在便腔体内设置了水位控制线,因而当再次向便腔体补入自来水时,能人为控制便腔体中的水位高度,从而对便腔体中的存水量起到控制作用,保障在下次为病人接便时,既能对大小便起到封闭作用,又不至于将便腔体中的便液随解便过程从虹吸管伸出端排出,同时还可避免护理人员用手直接清理冲洗便盆的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移动式坐便器的结构,便腔体5安装在凳体11上,便腔体5上部接入引水管4,便腔体5底部设置虹吸管8,便腔体5内设置水位控制线9,虹吸管8顶部内腔底线6高于水位控制线9形成高度差7,凳体11由蹬腿10支撑,便腔体5后上方的轴上安装坐垫1和上盖2,凳体11后上方设置靠背3,在便腔体5体壁上、水位控制线9高度位置优先设置水位观察孔。本发明为便携移动式,便腔体5可由工程塑料制作,凳体11可由工程塑料、木板或金属板制作,凳腿10可由金属管制作。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本发明移动式坐便器中的引水管4接到自来水管上向便腔体5注水,待水位升至水位控制线9时停止注水,此时本发明处于备用状态。当病人需要解便时,掀起上盖2靠在后面的靠背3上,放平坐垫1在便腔体5的上端面,此时即可帮助病人坐在坐垫1上解便,便腔体5中的便液液面随解便过程逐渐增高,但始终受控低于虹吸管8顶部内腔底线6的高度,解便过程中便液不会从虹吸管8伸出端排出;解便结束,移开病人盖上上盖2,将本发明整体移入厕所,虹吸管8伸出端朝向便池,引水管4与自来水管接通,当虹吸管8伸出端向外溢出便液时关闭自来水阀门,在虹吸原理作用下,便腔体5中的便液排空,整个清理冲洗过程在上盖2盖住便腔体5上端口的情况下完成;再次向便腔体5注入自来水并将水位控制在水位控制线9附近高度上,此时本发明即可留着下次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凤菊,未经程凤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90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钇和稀土元素的混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安全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