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段顶推架设悬索桥主桁的方法及所采用的重物滚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136628.9 | 申请日: | 2008-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6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兴;陈明宪;叶新平;周湘政;梁振西;陆尚武;刘玉兰;郭友根;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04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架设 悬索桥 方法 采用 重物 装置 | ||
1.一种分段顶推法架设悬索桥主桁所采用的重物滚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吊索夹头(2)固定在主缆(1)上,吊索(3)紧固在该吊索夹头(2)上;四根吊索(3)与上吊板(9)紧固连接,与该上吊板(9)紧固连接的两根高差调整索(10)的下端分别与垂直千斤顶(14)的活塞杆紧固连接,该垂直千斤顶(14)安装在油缸支架(13)中,油缸支架(13)与下吊板(11)连为一体;所述下吊板(11)通过大销轴(19)与纵向分配梁(15)铰接,该纵向分配梁(15)两侧通过小销轴(20)与辊子式挂轮(16)的上孔铰接,辊柱(18)滚动配合安装在辊子式挂轮(16)的槽孔中;在钢桁梁(4)上方用高强度螺栓(21)安装铸钢轨道(17),辊子式挂轮(16)的辊柱(18)与铸钢轨道(17)滚动配合;在钢桁梁(4)下方安装牵引索(5)及水平千斤顶(6)。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物滚移装置进行分段顶推架设悬索桥主桁的方法,悬索桥主桁是通过固定在所述主缆(1)上的吊索夹头(2)及紧固在该吊索夹头(2)上的吊索(3)悬挂在主缆(1)上,其特征在于:悬索桥主桁全长为∑L,每个节间钢桁梁(4)的长度为a,n个节间钢桁梁(4)组拼成一段长度为na、宽度为B的钢桁梁段;在左右两岸各组拼m段钢桁梁(4),左右两岸各组拼m段钢桁梁(4)的总长为L=2×na×m;所述分段顶推架设悬索桥主桁的方法包括三个工序:
[1]在钢桁梁组拼台座(22)上组拼n个节间钢桁梁(4);
①悬索桥主桁的杆件、节点板均在专业钢结构工厂加工,经质量检验,在厂内进行立体组装后再拆分成构件单元,便于用火车或汽车运到架桥现场位于左右两岸的钢桁梁组拼台座(22)处;
②在钢桁梁组拼台座(22)场地设有起吊能力不小于20吨的龙门吊车,在龙门吊车顶部安装钢塑防雨、防晒工棚以及灯光照明装置,以保证日夜连续进行钢桁梁组拼作业;
③用龙门吊车组拼每段为n个节间的钢桁梁(4);
④在钢桁梁(4)上方用高强度螺栓(21)安装铸钢轨道(17)及辊子式挂轮(16),下方安装牵引索(5)及水平千斤顶(6);
⑤在钢桁梁组拼台座(22)的前方三根吊索(3)上安装上吊板(9),并用纵向钢绞索(8)沿主缆方向串联固定;
⑥将四台垂直千斤顶(14)的高差调整索(10)穿入吊索(3)的所述下吊板(11)并固定;
⑦开动水平千斤顶(6),将组拼的钢桁梁(4)拉出钢桁梁组拼台座(22);
[2]双向对拉水平纵向顶推n个节间钢桁梁(4);
A.准备工序及安装所述的重物滚移装置;
①吊重10t的辅助工作缆吊(7)主索的跨径与主缆(1)相同,主索及主缆(1)都紧固在塔顶横梁上,位于钢桁梁外侧各1.5m处,上下游各一套;
②利用辅助工作缆吊(7)在两岸钢桁梁组拼台座(22)的前方28#、29#、30#三根吊索(3)中安装上吊板(9),作为钢桁梁(4)推出时的柔性支承;
③安装顶推平移钢桁梁(4)的所述重物滚移装置;设有吊索夹头(2)和减震架的吊索(3)与上吊板(9)紧固连接,将高差调整索(10)的上端穿入上吊板(9)的安装孔内,用夹片锚卡紧固定位;高差调整索(10)的下端与调整高差用的垂直千斤顶(14)的活塞杆紧固连接,垂直千斤顶(14)安装在油缸支架(13)中,油缸支架(13)与下吊板(11)连为一体;下吊板(11)通过大销轴(19)与纵向分配梁(15)铰接;在钢桁梁(4)上方用高强度螺栓(21)安装铸钢轨道(17),纵向分配梁(15)两侧的轴孔通过小销轴(20)与辊子式挂轮(16)铰接,辊子式挂轮(16)的辊柱(18)与铸钢轨道(17)滚动配合;在钢桁梁(4)下方安装牵引索(5)及水平千斤顶(6);
④在两岸第一段钢桁梁(4)底部安装牵引索(5)n根,其中(n-2)根穿入水平千斤顶(6);
B.钢桁梁(4)顶推出钢桁梁组拼台座(22);
①在钢桁梁组拼台座(22)上、钢桁梁(4)底部之间设置滑移块,同时用水平千斤顶(6)张拉钢桁梁底部牵引索(5),使串联成节段的钢桁梁(4)移出钢桁梁组拼台座(22);
②与此同时,张拉上弦下吊板(11)上四台150t垂直千斤顶(14)收紧高差调整索(10),直至调平钢桁梁(4);
③重复上述两个操作,使钢桁梁(4)逐渐移出钢桁梁组拼台座(22),进入了全部由吊索(3)柔性竖向支承状态;
C.两岸双向对拉顶推;
①钢桁梁(4)底部前方的水平千斤顶(6)收紧后,用索盘将钢铰线卷起;而后方的水平千斤顶(6)相应放松,即在索盘上放出钢铰线;前、后千斤顶(6)同步工作,由计算机数码系统控制水平千斤顶(6);
②钢桁梁(4)在对拉顶推过程中,随着主缆(1)的下垂变形,吊索(3)相应变化,使钢桁梁(4)的桁面不平,此时三排吊索的高差调整索(10)应通过垂直千斤顶(14)的调节来适应变化,以保持桁面标高的水平;上吊板(9)与下吊板(11)之间的12根高差调整索(10)的长度变化由计算机数码系统控制;
③上面步骤C.两岸双向对拉顶推中的第①步骤和第②步骤的两项工作是同时、对称、均匀进行的,实际上由于牵引索顶推的速度很慢,所以操作上并不困难;每当前进14.5m时还要暂停顶推,要在辅助工作缆吊(7)挂篮上将前方辊子式挂轮(16)的高差调整索(10)插进前方的上吊板(9),以及相应将后方的上吊板(9)高差调整索(10)解脱,并将辊子式挂轮(16)移至前方,即把辊子式挂轮(16)从铸钢轨道(17)取出或喂进;
D.顶推设备的转移;
考虑到减少施工临时设备的数量,本方案中的钢桁梁(4)的顶推设备,包括上吊板(9)、下吊板(11)、纵向分配梁(15)、辊子式挂轮(16)及铸钢轨道(17)只有二套,左岸、右岸各一套;因此,当第一段钢桁梁(4)到位被跨缆吊机安装完毕后,要全部拆卸,用辅助工作缆吊(7)逐件运回两岸的钢桁梁组拼台座(22);
[3]垂直提升和安装钢桁梁(4);
①中部全长为L的钢桁梁(4)采用双向对拉顶推法水平移动到位后,采用现有常规的非负重行走跨缆吊机提升钢桁梁(4),并为其安装与主缆(1)相连接的吊索(3);
②两岸的边节段的钢桁梁(4)不需用顶推法架设,采用现有常规的跨缆吊机提升安装钢桁梁(4);
所述三个工序连续同步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未经湖南路桥建设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66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热激发的绝缘包装物
- 下一篇:磁性材料、磁性片以及便携式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