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元感应触控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34982.8 | 申请日: | 2008-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4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美;沈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源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G06F3/04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 坚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元 感应 触控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领域,尤指一种兼具电阻式与电容式触控板优点,同时 又简化感应层数的多元感应触控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携带型与交互式电子产品不断地推出,触控板(touch pad)几乎已成为 该类型电子产品通用之指针工具。在市场需求的催促下,触控板的制做质量与 效能也跟着不断地提升,随着价格大幅下降与产量提高,更使得触控板广泛地 应用在各式电子产品中。一般而言,触控板结构因其应用原理不同可分为:电 阻式触控板、电容式触控板、音波式触控板与光学式触控板等四种。也因为该 等触控板应用原理不同,其制程、功能、使用方式与优缺点乃至于应用层面也 各具特色。其中,电阻式触控板由于采压力点感应,不限于使用何种触控媒介, 手指、铅笔、门禁卡或是戴着手套都可以使用,加上价格便宜,因此主要的应 用在: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消费型电子产 品;电容式触控板由于制程步骤较为繁复,控制芯片与电路相对于电阻式复杂, 因此多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银行ATM提款机等高单价电子产品上;而音波 式与光学式触控板由于其技术与制程尚未相当成熟,故多应用于大尺寸之高单 价电子产品上。
电阻式的基本结构为:一软性导电板与一下方导电板以若干间隔球(space dot)形成之隔层对向设置。其应用时可在其一导电板两侧边缘施加电位差,当 在上层之该软性导电板受压凹陷而接触到在下层之该下方导电板时,便可从另 一导电板测得该受压点之电位,藉由导电板上之面电阻值与距离的关系,便可 回推出该受压点相对于该两侧边缘之位置(例如:X轴方向)。同理,藉由电路 切换成另外两侧边缘产生电压差,即可得出另一方向之相对位置(例如:Y轴方 向)。电阻式触控板可使用各种硬质媒介(例如:手指、铅笔或信用卡等等)来触 压,特别适合用于较小尺寸或需较小点击范围之产品上,例如:GPS导航系统 等小型电子产品、绘图板或手写板。然而,其需压触点击触控板的方式,却容 易造成系统的磨损与材质的应变疲乏,故使用寿命有限并不适合常态性或于公 共场合中使用;同时,若使用之媒介按压范围略大(例如:较大手指或钝型物质), 则不易测出按压点之位置;此外,由于导电膜的面电阻会随着温度而变化,故 电阻式触控板运算距离的过程中会产生偏移,并不适合在温度偏高的环境中使 用。
电容式触控板的基本结构为:一X轴感应层与一Y轴感应层以及介于该两层 之间与上方接触面的绝缘体层;其中,该X轴感应层上具有沿着X轴方向设置 之线迹,而该Y轴感应层上具有沿着Y轴方向设置之线迹。其应用时系以导体(例 如:手指或导电物质)轻触该触控板,藉由该导体与该X轴以及Y轴线迹形成的 电容效应所产生之电压变化,,计算出该导体接触之位置。电容式触控板的优点 相当多,包括:只需用手指轻触,即可达到触控功能相当方便;同时,只是轻 触表面,并不会造成系统的磨损与形变之压力,使用寿命相当长亦适合于公共 场所中使用;此外,由于电容感应的反应相当快,因此电容式触控板往往比电 阻式触控板运算时间要来得快。特别的是,电容式触控板不像电阻式触控板只 能接受单点操控讯息,可同时接受多点式操控,让触控板的功能又更加多元化。 然而,电容式触控板确容易受外界电磁波之干扰而产生误动作;且,其感应电 容常因人体感应状况与环境之温度与湿度而需时常校准;在使用手指操作时亦 须以大面积之指腹接触不能像电阻式触控板使用指尖操作,故不适用于地图点 击、绘图或手写系统上,虽然该些问题可使用特殊感应笔解决,但却不适用于 小尺寸之操控面积,同时亦失去了用手指轻触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电阻式触控板与电容式触控板皆各有其功能特色与优缺点;因 此,若有一个触控板能够结合电阻式与电容式之特色,同时,对于彼此的缺点 又能产生互补的效果加以弥补,则可以使触控板的应用更加便利与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源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源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9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