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爆水洗物质无酸自催化直接制备糠醛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34421.8 申请日: 2008-07-23
公开(公告)号: CN101633651A 公开(公告)日: 2010-01-27
发明(设计)人: 陈洪章;乔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D307/48 分类号: C07D307/48;C07D307/5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190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洗 物质 催化 直接 制备 糠醛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涉及到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层多级转化联产 制糠醛的工艺技术,特别着重于农作物秸秆汽爆水洗物质无酸自催化直接制备糠醛的方 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各类农作物纤维资源十分丰富。常见的有玉米秸秆,稻壳, 麦草等。其中仅秸秆一项就达7.0×109kg以上,其中玉米秸秆约2.2×1011kg,这些资源 长期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在我国南方地区,稻壳作为脱米后的副产物,主要用作饲料 焚烧等。据报道,稻壳中半纤维素的含量高达19%。另外,由于稻壳体积小,可以直接 投料生产,而且稻米脱粒一般集中在脱粒工厂,原料便于集中收购,如果能将其利用有 着很广阔的前景。作为农业废弃物的物料多以燃料烧掉,其烟雾中含大量的TSP和SO2, 造成大气严重污染。近年来生物质能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利用农业废 弃物的综合利用正逐步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我国农业废弃物除了少部分被利用外,大部分以堆积、荒烧等形式直接倾入环境, 造成极大污染和浪费,而且这种直接燃烧的方法热效率很低,只有10%左右。农业废弃 物如麦草,玉米秸秆,稻壳等大部分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如果加以科学的 利用,可以变废为宝,缓解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危机,食物短缺,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也为人类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以玉米秸秆为例它主要由植物细胞壁组成,细胞壁基本 组成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被木质素层层包裹,纤维素是一 种有1000-10000个β-D吡喃型葡萄糖单体以β-1,4糖苷键连接的直链多糖,多个 分子平行排列成丝状不溶性微小纤维,其基本组成单位是纤维二糖,它是地球上最丰富 的聚合体。而半纤维素主要是木糖以及少量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组成,而木质素 是以苯丙烷及其衍生物为基本单位构成的高分子芳香族化合物,对水解纤维素起到屏障 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能利用木质素的单聚体来生产乙醇的微生物。半纤维素较 易水解为五碳糖,纤维素较困难水解为六碳糖,而木质素一般作为燃料。目前利用玉米 秸秆中的纤维素酶解制燃料乙醇的技术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并且日趋成熟。本专利也 属于农业资源综合领域的。

早在1821年,Doebernier首先发现了糠醛,随后,人们对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合成 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22年,美国Quaker Oats公司首先实现了糠醛的工业化,主要 应用于木松香脱色和润滑油精制方面,实现了糠醛在工业领域的应用;20世纪40年代, 糠醛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医药、农药等领域;60年代以后,随着糠醛衍生物的开发, 特别是呋喃树脂在铸造业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糠醛工业的发展;70年代后,随着 能源危机和石油价格的上涨,利用可再生的农林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糠醛,并发展其下 游化工产品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糠醛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类似杏仁油的刺激气昧,与空气接触.特别是在 糠醛中有酸时,会自动氧化,逐渐变成深棕包,甚至变成黑褐色树脂状物质。糠醛能溶 于很多有机溶剂:如酒精、丙酮、乙醚、醋酸、苯和四氯化碳。糠醛分子结构中有一个 呋喃环和一个醛基.呋嘀环又有两个双键和环醚键,可以发生氢化、氧化、氯化、硝化 和缩化等反应.因而可以制备大量衍生产品,因此糠醛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 以用来合成农药、医药、染料、涂料、树脂等大量精细化工产品。

糠醛又名呋喃甲醛,是一种广泛用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化学工业、医药、食品 及合成橡胶、合成树脂等行业的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学溶剂,迄今为止只能由植物纤 维原料通过水解制得。糠醛不仅可以制备糠醇、呋喃、四氢呋喃、顺酐、糠酸等重要有 机化工原料.而且在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台成橡胶、医药、农药、石油琼制、染料、 香料等工业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不少关于糠醛制备的文献报道,如CN87100099 CN1616443 CN101113145 CN1381450等,但是都集中于使用稀酸催化制糠醛(如硫酸,盐 酸等),而不添加酸催化直接制取糠醛的技术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44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