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30109.1 | 申请日: | 2004-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72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 发明(设计)人: | 邱则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则有 |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G11/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0011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钢筋 空心 楼板 | ||
1.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包括预制薄板(1)、模壳(2)、暗肋(3)、上板(4),在预制薄板(1)上固定有模壳(2),相邻预制薄板(1)或模壳(2)之间设置有暗肋(3),上板(4)覆盖在模壳(2)之上,并与暗肋(3)连接为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壳(2)上设置有竖向凹槽(5),现浇砼在竖向凹槽(5)内形成了现浇砼暗肋(3)的加强筋(6),每个模壳(2)的侧面均设置有竖向凹槽(5),竖向凹槽(5)呈平行或斜交或延伸斜交设置,相邻预制薄板(1)为靠紧设置;或者预制薄板(1)比固定其上的模壳(2)大,伸出模壳(2)外,并彼此靠紧设置,成为暗肋(3)的叠合模板;或者预制薄板(1)内的增强物(7)朝上伸出,并伸入现浇砼暗肋(3)中锚固;或者模壳(2)与预制薄板(1)相接触的部位为阴角(8),与预制薄板(1)构成环底凹槽(9),现浇砼暗肋(3)则形成了倒T形的叠合暗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薄板(1)或模壳(2)的至少一个中含有增强物(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物(7)露出预制薄板(1)或模壳(2)外,并伸入现浇砼中锚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壳(2)间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预制薄板(1)为间距设置;或者预制薄板(1)比固定其上的模壳(2)小,在模壳(2)底面内缩,形成了阴角(8),现浇砼暗肋(3)则形成了倒T形现浇砼暗肋;或者预制薄板(1)内的增强物(7)伸入倒T形现浇砼暗肋(3)中锚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壳(2)上还设置有其它方向的凹槽(10),现浇砼在凹槽(10)内形成了现浇砼加强筋(6);或者模壳(2)上的凹槽(10)为竖向凹槽,至少二个模壳(2)彼此靠紧排列,彼此之间的现浇砼暗肋(3)则变成了由现浇砼在竖向凹槽(5)中形成的剪力墩(11);或者预制薄板(1)上有增强物(7)伸入竖向凹槽(5)中形成的现浇砼剪力墩(11)内锚固。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壳(2)的转角部位还设置有阴角(8)、倒角(12)或弧形角(13),现浇砼在阴角(8)、倒角(12)或弧形角(13)所在部位形成了相应的加强筋(6);或者模壳(2)上还设置有孔洞(14),现浇砼在孔洞(14)内形成了现浇砼加强杆(15);或者模壳(2)还设置有加强筋(6)、加劲肋(16)、加劲杆(17)或加强索(18)中的至少一个;或者模壳(2)的侧面伸出有凸形模块(19),现浇砼暗肋(3)形成了桁架式暗肋或一面或二面带桁架杆件的现浇砼暗肋;或者预制薄板(1)上设置有加强筋(6)。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制薄板(1)上设置有吊挂件(20)、接线盒(21)、灯槽盒(22)、线管(23)、消防喷淋头(24)或水管(25)中的至少一个;或者预制薄板(1)上设置有空调格栅风口(26),楼板内有空调风管(27)与之相连;或者模壳(2)与预制薄板(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28),并彼此连接固定;或者预制薄板(1)与模壳(2)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搬运件(29);或者模壳(2)为开口或封闭空心模壳或轻质实心模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壳(2)在同一预制薄板(1)上设置有两个或多个,彼此之间靠紧排列或相间一定距离排列;或者预制薄板(1)或模壳(2)自身或彼此呈直线排列或交错排列;或者预制薄板(1)或模壳(2)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固定定位构件(30);或者至少二个模壳(2)之间设置有间隔撑拉件(31);或者暗肋(3)、上板(4)中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预应力筋(32)或钢骨(3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壳(2)之间设置有暗梁(34)或明梁(35);或者暗梁(34)或明梁(35)的至少一个中设置有预应力筋(32)或钢骨(33);或者预应力筋(32)为预应力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或者钢骨(33)为冷弯型钢、槽钢或工字型钢;或者冷弯型钢钢骨(33)为C型、L型、⊥型、U型、型、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则有,未经邱则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301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