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化生产3-甲基-2-丁烯醇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21816.4 申请日: 2008-10-30
公开(公告)号: CN101381283A 公开(公告)日: 2009-03-11
发明(设计)人: 商志才;钱洪胜;王金明;鲁国彬;邱贵生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07C33/03 分类号: C07C33/03;C07C29/56
代理公司: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建青
地址: 312500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连续 化生 甲基 丁烯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香料、医药和农药中间体3-甲基-2-丁烯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3-甲基-2-丁烯醇,又称异戊烯醇,可被用作一种香料;3-甲基-2-丁烯醇衍生物乙酸3-甲基-2-丁烯醇酯亦是一种香料,也可用于食品添加剂。 

3-甲基-2-丁烯醇主要用于生产柠檬醛、异植物醇(VE主要中间体)、贲亭酸甲酯、DV菊酸甲酯(菊酯中间体),合成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中间体、橡胶单体,亦用于其他有机合成。 

3-甲基-2-丁烯醇的结构式如下: 

目前3-甲基-2-丁烯醇主要有以下几种合成方法: 

(1)以2-甲基-3-丁烯-2-醇为原料,在催化剂条件下直接转化为3-甲基-2-丁烯醇。US3925485:在钒酸芳樟酯条件下进行反应,转化率为25.6%,选择性83%;JP57045121:在钒酸硅醇酯存在下进行反应,转化率为30%,原料、产品回收率小于50%。此种合成路线的转化率低、收率差,无工业应用价值。 

(2)US4028424:以异丁烯和甲醛为原料缩合制得3-甲基-2-丁烯醇,但是生成物中约80-90%为3-甲基-3-丁烯醇,3-甲基-2-丁烯醇的量约为5%。3-甲基-3-丁烯醇可进一步转化为3-甲基-2-丁烯醇,如US4219683,其公开了在氢气和钯条件下转化率为39-54%,选择性82-99%;JP08268939:在氧化镁条件下将3-甲基-3-丁烯醇转化为3-甲基-2-丁烯醇,转化率为57%。WO2008037693:以异丁烯和甲醛为原料缩合制得3-甲基-3-丁烯醇,再将3- 甲基-3-丁烯醇氧化为3-甲基-3-丁烯醛,3-甲基-3-丁烯醛在醋酸钠存在下重排为3-甲基-2-丁烯醇。上述路线将异丁烯和甲醛缩合为3-甲基-3-丁烯醇时的反应需要260℃,25Mpa;3-甲基-3-丁烯醇氧化为3-甲基-3-丁烯醛时需要反应温度360℃和专用催化剂,转化反应条件苛刻、转化率低、分离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是上述合成路线的缺点。 

(3)以异戊二烯为原料,经氯化得到异戊烯基氯,再酯化得到乙酸异戊烯酯,再经碱解得到3-甲基-2-丁烯醇。该路线反应经典,酯化、碱解收率高,反应易于控制,但是异戊二烯与氯化氢反应的收率较低,约78%(农药2004,43(5):P228-229),导致了合成3-甲基-2-丁烯醇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原料易得、不使用溶剂、副反应少、收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易控且连续化生产3-甲基-2-丁烯醇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连续化生产3-甲基-2-丁烯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反应釜中,投入2-甲基-3-丁烯-2-醇和重排催化剂,升温进行催化重排反应得到2-甲基-3-丁烯-2-醇和3-甲基-2-丁烯醇的混合物;该混合物通过精馏塔分离,在精馏塔的塔顶回收2-甲基-3-丁烯-2-醇后重新返回反应釜用于进料,精馏塔的侧线出料得到3-甲基-2-丁烯醇粗品,往反应釜中连续补入新的2-甲基-3-丁烯-2-醇。通过反应釜连续进2-甲基-3-丁烯-2-醇,精馏塔侧线连续出3-甲基-2-丁烯醇粗品,实现了连续化生产。 

3-甲基-2-丁烯醇的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本发明的原料2-甲基-3-丁烯-2-醇价廉、易得,可以自制,也可购买得到。 

本发明通过反应—精馏偶合技术,精馏塔的侧线出料,生成物及时脱离 反应体系,有效地控制生成的3-甲基-2-丁烯醇在反应釜中的停留时间,减少脚料生成,提高了3-甲基-2-丁烯醇的收率。 

本发明直接以2-甲基-3-丁烯-2-醇作为进料,不使用溶剂,减少了溶剂回收的操作,降低了能耗,消除了溶剂回收所需的成本。 

用于本发明催化重排反应的催化剂是铼催化剂、钨催化剂、钒催化剂。 

所述的铼催化剂有:三苯硅基高铼酸酯(O3ReOSiPh3)、三甲硅基高铼酸酯(O3ReOSiMe3)、甲基三氧化铼(MeReO3)、七氧化二铼(O3ReOReO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未经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218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