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ET开关阵列的平板实时成像气体探测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14916.4 | 申请日: | 2008-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兰;郑晓翠;李元景;程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1T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佑平 |
| 地址: | 100084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et 开关 阵列 平板 实时 成像 气体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ET开关阵列的平板实时成像气体探测器,属于辐射成像领域。
背景技术
平板成像探测器以其灵敏面积大,成像速度快、满足实时成像要求,简单易用等优点,在医学成像、工业无损检测、安检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商用平板成像探测器都采用固体探测介质,如闪烁晶体或半导体等材料,价格昂贵,且成像面积的大小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以GEM(Gas Electron Multiplier,气体电子倍增器)等为代表的微单元结构气体探测器(MPGD,Micro Pattern Gas Detector)的出现为研制基于气体探测器的平板成像装置提供了可能。这些微单元结构气体探测器的单元尺度最大值都在100μm左右,既有良好的位置分辨率(能够达到30μm左右),也有较高的计数率上限(可以达到106~7mm~2.s~1以上)。尤其是基于GEM膜的探测器可以设计加工成许多不同形状和大小;探测器的高压电极与读出电极相互独立,结构坚固;读出电极可以采用任意形状和排列;通过多层叠加,可以降低单层的工作电压,使探测器既安全又具有较高增益,在成像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但是GEM等微单元结构气体探测器的高成像分辨能力,需要相应的读出电子学系统配合才能得以发挥。本发明就是利用FET(包括FET分立元件、FET裸芯、FET ASIC及TFT)开关阵列,控制采集探测器在读出盘(pad)上的电荷信号,实现实时成像,既能充分发挥MPGD的空间分辨能力,又能大大减少所需的电子学通道数目,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GEM和FET开关阵列读出方式的平板实时成像探测器,在保证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大大减少了读出电子学数目,降低了整体成本。
一种基于FET阵列的平板实时成像气体探测器,该探测器包括密闭气室(1)、漂移电极(2)、2~3层GEM膜(3)、读出PCB板(4)、读出电极pad阵列(5)、FET阵列(12)、高压输入(6)及高压分压电阻串(7)、数据获取系统(DAQ)(8)、数据处理及显示计算机(PC)(9)。其中,漂移电极(2)、2~3层GEM膜(3)、读出PCB板(4)、读出电极pad阵列(5)、高压分压电阻串(7)都置于密闭气室(1)中。密闭气室(1)中最上方一层是漂移电极(2),加有高压输入(6),以下是2~3层GEM膜(3),以一定的间距层叠在读出PCB板(4)上。漂移电极(2)、2~3层GEM膜(3)的上、下表面通过高压分压电阻串(7)依此施加上不同的负高压,单层GEM膜上下表面电位差根据不同的工作气体和增益可以为300~400伏。密闭气室(1)中充满工作气体,并在密闭气室(1)的上方开有射线入射窗(10),射线沿入射方向(11)入射到探测器中由漂移电极(2)和第一层GEM组成的漂移区,并在此电离产生电子,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经过GEM的雪崩放大,收集到读出电极pad阵列(5)上,然后由FET阵列(12)控制选择、顺序读出到数据获取系统DAQ(8)进行放大、数字化,并输入到数据处理及显示计算机PC(9)中进行显示、处理。
FET开关阵列原理图如附图二所示,每个单元包括一个pad(14)、一个FET开关(15)和一个储存电容(16)。pad(14)负责收集电荷,储存电容(16)用于储存电容,而FET开关(15)负责控制积分时间和读出时间。同一列FET由一路栅极控制器(13)控制其导通和截止,同一行FET共享一个开关积分运放(17)。工作过程:密闭气室(1)、所有FET开关(15)断开,pad(14)收集电子,积累在存储电容(16)上;漂移电极(2)达到预定的积分时间后,第一列FET(15)开关导通,第一列各单元的储存电容(16)放电,电荷信息被读出;2~3层GEM膜(3)、第一列FET(15)开关断开,第二列FET开关(15)导通……以此顺序读出各列pad上收集的电荷。
后续数据采集电路见附图三,包括开关积分前置放大器(17)、模数转换器ADC(18)、数据缓存(19)、网络传输模块(20)、时序控制电路(21)、计算机(22)和数据获取软件(23)。各行信号在FET开关阵列(12)的控制下,经过开关积分前置放大器(17)完成电荷~电压转换、经模数转换器ADC(18)转换成数据信号并缓存在数据缓存(19)。然后经网络传输模块(20)通过以太网传送到数据处理及显示计算机(9)中,由数据获取软件处理显示。整个获取系统的时序由时序控制电路(21)控制,实现实时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149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