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对单细胞或小组织内部的注射和吸引的超声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03558.7 | 申请日: | 2008-04-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英;肖名飞;罗晓宁;朱俊华;张毓笠;杨兴;邬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存秀 |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单细胞 组织 内部 注射 吸引 超声 装置 | ||
1.一种实现对单细胞或小组织内部的注射和吸引的超声装置,包括穿刺微针本体(1)、过渡接头(2)和变幅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超声换能器(4)、橡胶导管(5)、压力调节部件(6)和正弦信号发生器(8);所述的穿刺微针本体(1)为一根中空管,该穿刺微针本体(1)的末端通过所述的过渡接头(2)与所述的变幅杆(3)固定;所述的超声换能器(4)由第一金属圆柱(401)和第二金属圆柱(402),2个或4个压电陶瓷圆环和3片电极(13)组成;所述的第一金属圆柱(401)一端中心开有螺孔,另一端面上设置一凸台(14);所述的第二金属圆柱(402)一端加工出螺钉(15),另一端与所述的变幅杆(3)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的压电陶瓷圆环与所述的3片电极相间排列,并加装在金属圆柱(401)和(402)之间的螺钉(15)上,通过螺钉(15)连接第一金属圆柱与第二金属圆柱,并对压电陶瓷圆环施加预应力;所述的橡胶导管(5)一端套在所述的凸台(14)上,该橡胶导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压力调节部件(6)连接;所述的功率正弦信号发生器(8)与所述的电极片(13)电连接;所述的超声换能器(4)一端相连的变幅杆(3),实现能量传递和放大。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对单细胞或小组织内部的注射和吸引的超声装置,所述的压力调节部件(6)为双向泵,橡胶导管(5)装在双向泵(6)的管路接头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对单细胞或小组织内部的注射和吸引的超声装置,所述的压力调节部件(6)为一由注射器(9)和螺旋测微仪(12)组成;包括第一支架(10)、第二支架(10’)、联轴器(11)、注射器(9)和螺旋测微仪(12);其中所述的联轴器(11)连接注射器(9)的推杆和螺旋测微仪(12)的顶杆;所述的第一支架(10)与第二支架(10’)同轴安装在一块平台上,分别支撑所述的注射器(9)和螺旋测微仪(12)。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对单细胞或小组织内部的注射和吸引的超声装置,所述的穿刺微针本体(1)的针尖采用微针拉制器拉制的内径为1~50μm玻璃针尖,或制成内孔径为50~500μm的金属针尖。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对单细胞或小组织内部的注射和吸引的超声装置,所述的压电陶瓷圆环为PZT-8材料制作,该压电陶瓷的两端被加载正弦变化的交流电压,幅值在1~100V之间,压电陶瓷将产生纵向振动。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对单细胞或小组织内部的注射和吸引的超声装置,所述的电极(13)为青铜材料的制成的,其厚度0.05~0.3mm。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对单细胞或小组织内部的注射和吸引的超声装置,所述的变幅杆(3)采用阶梯形和圆锥形设计,尺寸大小由四端网络法或有限元仿真设计法确定。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对单细胞或小组织内部的注射和吸引的超声装置,所述的穿刺微针本体(1)与过渡接头(2)固定的方式可采用激光焊接,氩弧焊,粘接或钎焊。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对单细胞或小组织内部的注射和吸引的超声装置,所述的压电陶瓷圆环与3片所述的电极相间粘结在一起,再套在所述的螺钉(1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355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