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药物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101349.9 | 申请日: | 2008-03-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司成桃;张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诚创康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1/7048 | 分类号: | A61K31/7048;A61K31/7008;A61P7/02;A61P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2209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物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含黄酮和氨基葡萄糖的药物组合物和制备方法,及其在疾病治疗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黄酮类化合物是指以6-3-6碳骨架为基本组成的一大类化合物的总称,这类含有氧杂环的化合物多存在于高等植物和羊齿类植物中,截止至2000年统计,黄酮类化合物总数已超过8000个;其结构类型之多是由于其每一类别的羟基、甲基等取代基的数量和位置不同所致。黄酮类化合物通常是以糖苷的形式存在,也有游离体(苷元);除O-糖苷外,天然黄酮类化合物中还发现有C-糖苷,如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等。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植物界,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如调节植物生长,保护植物免受紫外线的损伤,在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中的信号转导功能,以及作为植物抗毒素和活性氧清除剂等。同时,黄酮类化合物也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相关药理和临床实验证实,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功能,如不少治疗冠心病有效的中草药或活血化瘀类中药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葛根素、人工合成的立可定等均有明显的扩冠作用,并已用于临床;染料木素、金雀花异黄酮、大豆甙元等均有雌性激素样作用,还有许多黄酮类化合物被证明有抗癌和抗病毒活性。由于该类化合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和药理功能,且毒性较低,备受人们重视,成为研究和开发利用的重点。
基于黄酮的分离、鉴定、活性筛选以及全合成,半合成的工作已经非常成熟了。由于芦丁在植物界分布非常广泛,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有存在,一些常用中药(如大枣、山楂、银杏、枸杞、益母草、柴胡、夏枯草、芦荟、绞股蓝等)都含有芦丁。另如,芸香科植物芸香全草,金丝桃科植物红旱莲全草,鼠李科植物光枝勾儿茶、大戟科植物野梧桐等也含有芦丁。芦丁在植物中含量差异很大,低的仅万分之几,较高的象槐米,系豆科植物槐的花蕾,含量可达20%以上,是我国医药工业提取芦丁的主要原料。
由于化学药物和中药的复方药品不良反应报道较多,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5年2月2日发布了“关于暂停受理银杏达莫注射液等117个品种已有国家标准药品注册申请有关事宜的通知”,由此看来,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复方药品的研发和生产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公开一种药物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含氨基葡萄糖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由氨基葡萄糖和如下结构式(I)的黄酮组成:
其中:R1为H或为木糖、核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果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2-氨-2-去氧葡萄糖、2-氨-2-去氧半乳糖、芸香糖、蔗糖、芦丁糖、海藻糖;R2为H或OCH2CH2OH或苯甲酰基;R3为H或OCH2CH2OH或苯甲酰基;R4为H或OCH2CH2OH或苯甲酰基;R5为H或OCH2CH2OH或苯甲酰基。
本发明所述黄酮,优选的,R1为H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鼠李糖、2-氨-2-去氧葡萄糖、2-氨-2-去氧半乳糖、芸香糖、芦丁糖、蔗糖;R2为H或OCH2CH2OH;R3为H或OCH2CH2OH;R4为H或OCH2CH2OH;R5为H或OCH2CH2OH。本发明所述黄酮,更优选的,R1为H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鼠李糖、芸香糖、芦丁糖;R2为H或OCH2CH2OH;R3为H或OCH2CH2OH;R4为H或OCH2CH2OH;R5为H或OCH2CH2OH。
发明所述的含氨基葡萄糖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基葡萄糖与所述的黄酮的重量比为1∶4-4∶1;优选比例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诚创康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诚创康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13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