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捕香鱼的打窝饵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100246.0 申请日: 2008-05-15
公开(公告)号: CN101579054A 公开(公告)日: 2009-11-18
发明(设计)人: 吴远东 申请(专利权)人: 吴远东
主分类号: A23K1/18 分类号: A23K1/18;A23K1/00;A23K1/1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1135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诱捕 香鱼 打窝饵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打窝饵,特别是一种诱捕香鱼的打窝饵。

背景技术

香鱼又名鲇、年鱼,属青鱼目,体长、背茶青色,喜食浮游生物、硅藻、小鱼、小虾等。

目前,人们在捕香鱼时,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网具、笼具或者渔杆为主要工具,在使用捕鱼网具、笼具或者使用钓鱼杆钓鱼时,大家都喜欢对不同品种的鱼使用不同的诱鱼饵,或者使用诱鱼食,将诱鱼饵或者诱鱼食放入到捕鱼网具或者将诱鱼食放入至笼具中,或者在垂钓的水域中打窝,以此将鱼引来吃食,在吃食的同时将鱼捕获。由于这些诱鱼饵或者诱鱼食一般采用的都是一些普通的米类、面类、菜叶类等较为传统的诱饵,这样配制的诱鱼饵或者诱鱼食没有特殊的香味,所以只能对诱鱼饵或者诱鱼食或打窝附近的鱼产生引诱作用,如在大水面中的江、海、河、水库、大湖等水面中捕香鱼时,就失去了诱鱼的作用,所以集鱼慢,鱼的集中量小,诱鱼、捕鱼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集鱼快,诱鱼、打窝效果好的诱捕香鱼的打窝饵。

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鸡肠粉11%-23%、鲜杂鱼3%-7%、鲜青虾4%-8%、鸡血粉5%-9%、羊血粉3%-5%、鲜泥鳅8%-15%、羊骨粉5%-11%、蚯蚓粉3%-8%、鱼用促食剂6%-12%、小麦片4%10%、甜玉米粉5%-11%、鱼用膨化剂1%-5%、鱼用水中香2%-6%、鱼用虾腥香3%-7%,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的百分比;

按上述比例取鲜杂鱼、鲜青虾、鲜泥鳅用清水洗净,晾干,分别放入烘干机中,控制烘干机的温度在60℃-95℃之间,烘制时间为2-3小时,控制被烘干物质的干燥度为85%-95%,取出凉后与鸡肠粉、鸡血粉、羊血粉、羊骨粉、蚯蚓粉、小麦片、甜玉米粉全部组合到一起,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取出后加入鱼用促食剂、鱼用膨化剂、鱼用水中香、鱼用虾腥香全部混合到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60分钟,混合充分后装入容器中备用。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诱香鱼的饵撒入水体后,诱饵逐渐散开、慢慢下沉,诱饵所散发出的食物腥香味迅速扩散,促使香鱼加快饥饿感。根据香鱼的生理生活规律,吃食的习性及声传原理和条件反射,使香鱼闻到强烈的腥香味后从四面八方快速游来,上下翻动,凶猛抢食诱饵,具大的腥香味有效的做到集鱼快,诱鱼、捕鱼效果好,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上述香鱼诱鱼饵,浓香味大,入水体后腥香味特浓,使香鱼从很远的地方都可闻到诱鱼饵的腥香味,并可以看到投入水体中的诱鱼饵在膨化剂崔化中在水中慢慢的膨化散开,下沉,类似活饵的食物,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香鱼大量的诱到一起,抢吞诱鱼饵,没有吃到诱鱼饵的香鱼,会在投放鱼饵的水体中,来回游动,久久不愿离去。该配方即可大量诱捕香鱼,也可以用于垂钓打窝使用,有效的解决了复杂水面及地形无法将香鱼大量聚到一起的实际性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鸡肠粉18%、鲜杂鱼6%、鲜青虾5%、鸡血粉7%、羊血粉4%、鲜泥鳅11%、羊骨粉8%、蚯蚓粉6%、鱼用促食剂8%、小麦片7%、甜玉米粉9%、鱼用膨化剂3%、鱼用水中香3%、鱼用虾腥香5%,所述的百分比为重量的百分比;

按上述比例取鲜杂鱼、鲜青虾、鲜泥鳅用清水洗净,晾干,分别放入烘干机中,控制烘干机的温度在60℃-95℃之间,烘制时间为2-3小时,控制被烘干物质的干燥度为85%-95%,取出凉后与鸡肠粉、鸡血粉、羊血粉、羊骨粉、蚯蚓粉、小麦片、甜玉米粉全部组合到一起,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粉末,取出后加入鱼用促食剂、鱼用膨化剂、鱼用水中香、鱼用虾腥香全部混合到一起,放入搅拌机中搅拌60分钟,混合充分后装入容器中备用。

使用方法:将配制好的香鱼打窝饵取100克、与500克鱼饲料或鸡饲料或豆饼粉混合一起,按1∶0.4加入水混合,再加入30%的红粘泥充分混合即成香鱼打窝饵。

本配方中的鱼用促食剂、小麦片、甜玉米粉、鱼用膨化剂、鱼用水中香、鱼用虾腥香均从市场购得。

使用本发明打窝钓鱼的实例,如:家住安徽省太湖香鱼养殖场的霍田坤,利用本发明配制的香鱼打窝专用饵打窝,配合鲜青虾饵垂钓,5小时钓捕香鱼289条。

再如:安徽省巢湖市巢湖香鱼培育场养殖场的刘占军,利用本发明配制的香鱼专用饵打窝,配合鲜泥鳅饵垂钓,9小时钓捕香鱼538条,创造出十几年来钓鱼最高记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远东,未经吴远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1002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