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影像展开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84096.9 | 申请日: | 2008-03-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6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嘉伦;刘俊传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2B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吴贵明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影像 展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立体影像展开装置,尤指一种将物体的立体影像展开成具有立体特征的平面影像以完整呈现该物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影像处理技术亦随的快速成长而广泛应用于生物辨识技术中,上述生物辨识技术是利用计算机对人类本身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生理特征进行可靠的、有效的个人身分鉴定,而现今常使用的生物特征包括脸部、虹膜、指纹及掌纹等,其中,脸部是人类视觉中最为自然和普遍的身分识别特征,也因此脸部辨识有着其它生物辨识技术(如指纹识别、虹膜识别)无法比拟的优势,且被辨识的目标无须刻意接触或配合辨识系统的动作要求即可实现辨识的目的,对受辨识者而言较不具侵犯性,而使用者还可隐蔽地操作脸部辨识系统,因此脸部辨识系统在安全监控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传统的脸部辨识系统通过摄影机撷取人脸正面的影像,并与系统数据库的脸部数据比对而进行辨识,但该摄影机所取得的影像极可能受外在环境因素如光线、化妆等,导致脸部特征模糊而不易辨识,此外,有心人士还通过该脸部辨识系统仅撷取脸部正面影像的缺点,以面具或将人脸的照片放置于摄像机前的适当位置上,使辨识系统发生错觉或误判,而造成安全监控上的一大漏洞;因此,相关业者提出同时撷取脸部其它视角的影像的脸部辨识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00709075号“应用于环境设定下人脸侦测及辨识的方法与装置”的专利案,通过多个摄影机设置于不同角度以拍摄待辨识者正面、左右两侧等的脸部影像,并通过各角度所取得的脸部影像分析是否具有脸部特征,若确认有人脸特征时,即将影像传送至一人脸辨识模块进行人脸特征抽取,并与一人员数据库模块的人员脸部资料作比对,最后产生合法/非法人员的辨识结果。
上述专利案虽通过撷取人脸不同角度的影像,并取得脸部的特征点进行辨识以改善传统仅撷取正面影像所衍生的缺陷,但该专利案须架设数台摄影机而导致成本提高,该摄影机又受限于装设环境而可能无法有效取得完整的脸部影像,纵使该专利案能克服装设环境的问题而提供多个视角的影像,但该些摄影机所拍摄的影像仍为平面投影的影像,易产生投影上的死角,如部分脸部特征被遮住,因此该些影像实质上并不具有立体特征,且所产生的功效微乎其微而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缺陷,将立体影像展开成具有立体特征的平面影像,且不受环境限制而可取得完整的影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立体影像展开装置,包括射入元件及射出元件,其中,该射入元件具有呈封闭周面设置的第一反射部并设有影像输入口及影像输出口而与该第一反射部形成影像传输通道,且该第一反射部的周径自该影像输入口至该影像输出口递减并由该影像输入口延伸出影像撷取区域,而该射出元件配置于该影像传输通道且具有对应该第一反射部的第二反射部,设置于该影像撷取区域的物件其立体影像由该影像输入口进入该影像传输通道且于该第一反射部产生周面影像,该周面影像反射至该第二反射部且被该第二反射部反射成平面影像并由该影像输出口传输至影像撷取装置,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不但减少该影像撷取装置设置的数目,而节省架设的成本及时间,最重要的是,本发明更能改善投影影像具有投影死角的问题而完整地呈现该物件的影像。
附图说明
图1-1至图1-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局部影像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40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