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可调式配光镜的集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80451.5 | 申请日: | 2008-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5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游朱义;李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9/00 | 分类号: | G02B19/00;G02B6/32;F24J2/46;F21V8/00;F21V5/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调式 配光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集光装置,尤指一种适用于具有可调式配光镜的集光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效应的日趋严重,并伴随着京都议定书的执行,各国无不致力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目前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能源替代方案中,又以太阳能最为广泛的运用。再者,照明为人类生活中绝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而自古以来阳光提供了人类照明最好的来源。以往室内利用太阳光照明的手段,不外乎利用天窗、窗户、或是于屋顶安装采光罩等方式,然而这类传统方式不仅照明程度有限而且照明位置亦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能节省能源直接取用太阳光照射于室内的异地光源系统便油然而生。以目前技术而言,太阳光集光导引的异地光源系统主要是利用集光装置收集光源,接着以光纤传导光源至室内的照明装置产生照明功效。虽然,此类系统在市场上已有相当商业化的成果,但是其中的集光装置仍需辅助电力,无法真正达成无耗费能源的目的。
请参阅图1,图中显示一已知集光装置的立体图,其包括多个集光组件91用以收集光源,及一追踪感应器92用以追踪太阳方位,并包括有控制模组及驱动装置,由外在电力驱动而使集光组件91得以随着太阳方位而转动,进而使集光组件91能随时面向太阳,收集到最大的光源。惟上述旋转式集光装置9的类似技术已揭露于如美国专利公告第4,477,145号、第5,581,447号、及日本专利公开第7043535号、及第3064804号等。
由于上述的集光装置9其集光组件91是为一模组化的组件,并已包覆于保护罩90中,其集光组件91与位于内部的第二集光透镜(图未示)间的焦距已然固定,而不能依实际的装设环境所聚集的光线作最佳的调整,导致集光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调式配光镜的集光装置,其中,第二集光透镜所聚集的光束是投射于配光器其凹透镜的上凹面上,并经凹透镜将光束散射并平均将光束分配至多条光纤上,再由配光器相对于第二集光透镜的焦距作远、近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集光效能。
本发明是为一种具有可调式配光镜的集光装置,包括一第二集光透镜、一集光罩、一配光器。
集光罩其设置于第二集光透镜的上方位置,集光罩包括多个开孔、及多个第一集光透镜,多个第一集光透镜嵌固于多个开孔,多个第一集光透镜非位于同一平面上,是故,集光罩其可为弧面、多面体表面、曲面、球面、或波浪面...等。集光罩上设置的第一集光透镜,是将光线分别聚集于第二集光透镜上,经由第二集光透镜再作第二次集光。
配光器其设置于第二集光透镜的下方,配光器包括一凹透镜、及多条光纤,凹透镜包括一上凹面、及一下凹面,多条光纤的一端邻接于凹透镜的下凹面,凹透镜与多条光纤整合为一体,其中,配光器是为一可调式的配光器,其可选择式地相对于第二集光透镜的焦距作远、近距离的调整。
其中,配光器可包括一光纤管、一套管,套管可套设于光纤管外周。光纤管可包括一上出口、及一下出口,凹透镜设于光纤管的上出口,多条光纤容设于光纤管内,多条光纤的另一端穿出于光纤管的下出口外。
此外,光纤管的外周可螺设有外螺牙,套管于管内可螺设有内螺牙,光纤管的外螺牙对应螺合于套管的内螺牙内,因此,当套管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即可带动光纤管作上下的移动,进而使凹透镜可调整其与第二集光透镜间的距离,而可达到最佳的集光效能。套管包括一凹槽,凹槽环设于套管的外周缘。
再者,套管可穿设有至少一通孔,至少一通孔螺可设有内螺牙,以利固定螺栓的外螺牙与通孔的内螺牙螺合,如此,可选择式地以顺、逆时针旋转固定螺栓,以使固定螺栓迫紧或松脱光纤管,以利调整光纤管相对于套管作上、下移动,进而使凹透镜可调整其与第二集光透镜间的距离,而可达到最佳的集光效能。
另外,套管可穿设有至少一贯孔,套管可包括至少一齿轮,光纤管可包括至少一齿条,至少一齿轮可设于贯孔内,至少一齿条可固设于光纤管外周,至少一齿轮可啮合于至少一齿条上,如此,即可顺、逆时针调整齿轮以带动光纤管上的齿条,而使光纤管相对于套管作上、下移动,进而使凹透镜可调整其与第二集光透镜间的距离,而可达到最佳的集光效能,又,至少一贯孔设有一枢轴,至少一齿轮是枢设于枢轴上。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是本发明已知集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集光装置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80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色光选择装置
- 下一篇:基于可编程器件的动态边界扫描链路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