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燕式倾转旋翼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69953.8 | 申请日: | 2008-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周武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武双 |
| 主分类号: | B64C27/22 | 分类号: | B64C27/22;B64C27/37;B64C2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4600重庆市奉节县***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燕式倾转 旋翼机 | ||
1.一种燕式倾转旋翼机,将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融为一体,通过改变外 部形状能用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和倾转旋翼机三种机型独立飞行,其特征是: 设置液压式撑杆折叠机翼,外段机翼与中段机翼铰链连接,液压式撑杆操纵外 段机翼向下折叠和向上伸展;同轴式倾转旋翼系统安装在中段机翼的翼梁结构 上,构成横列式双旋翼布局,两副旋翼可在垂直位置和水平位置之间来回转动, 当旋翼处于垂直位置、外段机翼向下折叠时,就是一架直升机,当旋翼处于水 平位置、外段机翼向上伸展时,又变成一架固定翼飞机;配置由多台发动机和 公共轴构成的组合式发动机系统,安全性能可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式倾转旋翼机,其特征是:燕式气动布局的 几何参数设定为,中段机翼相对展长48%,机翼展弦比7.4,机翼根梢比2.4, 外段机翼前缘后掠角30°,外段机翼前缘上反角10°,翼型相对弯度2%,翼 型最大弯度位置40%,翼型相对厚度18%,翼型最大厚度位置30%,平尾相对 机翼面积20%,平尾展弦比2.3,平尾根梢比3.8,平尾前缘后掠角60°,平尾 后缘叉角130°,立尾相对机翼面积22%,立尾展弦比1.4,立尾根梢比2.8,立 尾前缘后掠角42°,方向舵相对立尾面积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式倾转旋翼机,其特征是:外段机翼(22) 用铰链(23)与中段机翼(85)连接,液压式撑杆(56)下端与机身撑杆接头 (24)铰接,活塞杆与外段机翼的撑杆接头(26)铰接,液压式撑杆(56)操 纵外段机翼(22)向下折叠的极限位置为前缘垂直于地面,向上伸展的极限位 置为前缘上反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式倾转旋翼机,其特征是:倾转套筒(18) 和旋翼支柱(5)为圆柱形钢管,传动轴(17)和倾转套筒(18)设置在同一轴 线上,使旋翼的旋转运动和倾转运动互不干扰,倾转套筒(18)和旋翼支柱(5) 用直角管件接头(20)螺纹连接加螺钉紧固;传动轴(17)配置深沟球轴承(10) 安装在倾转套筒(18)的内腔两端,分别用轴承紧固环(8)和二号轴承安装盖 (11)固定,轴承紧固环(8)与倾转套筒(18)螺纹连接加螺钉紧固,二号轴 承安装盖(11)与倾转套筒(18)螺纹连接加螺钉紧固;旋翼轴(6)配置圆锥 滚子轴承(3)安装在旋翼支柱(5)的内腔两端,分别用轴承紧固环(8)和一 号轴承安装盖(4)固定,轴承紧固环(8)与旋翼支柱(5)螺纹连接加螺钉紧 固,一号轴承安装盖(4)与旋翼支柱(5)螺纹连接加螺钉紧固;传动轴(17) 和旋翼轴(6)配置圆锥齿轮组(19)连接,传动轴线和旋翼轴线成直角相交; 旋翼轴(6)顶端配置旋翼桨毂(2)和旋翼头整流罩(1),旋翼桨叶(7)安装 在旋翼桨毂(2)的桨叶柄上;倾转套筒(18)两端配置滑动轴承(9)用螺栓 安装在中段机翼翼梁结构(16)的轴承安装板(92)上;倾转摇臂(15)用键 和螺钉紧固在倾转套筒(18)靠机身内壁一端,该摇臂(15)设置叉口用于与 作动筒活塞杆销轴连接;传动轴(17)配置传动链轮(12)用传动链条(14) 与发动机系统的总功率输出链轮连接;在机身另一边的翼梁结构上,对称地安 装相同的倾转旋翼机构,左右两边的传动轴(17)用联轴器(13)连接,组成 完整的同轴式倾转旋翼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式倾转旋翼机,其特征是:组合式发动机系 统包括一号发动机(114)、二号发动机(115)、三号发动机(118)、四号发动机 (119)和公共轴(116)组成,公共轴(116)配置滚动轴承安装在基座(117) 上,还没置若干个传动链轮(111)和一个总功率输出链轮(112),传动链轮(111) 与每台发动机的输出链轮用链条连接,总功率输出链轮(112)用链条(113) 与倾转旋翼系统的传动链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武双,未经周武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995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面彩绘写真复合装饰板
- 下一篇:电光花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