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座管及其管壁成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68516.4 | 申请日: | 2008-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廖学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19/36 | 分类号: | B62K19/36;B21D4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车座 及其 管壁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座管及其管壁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般自行车座管10主要用以构成坐垫20与车架 30的连接,使得以透过改变座管10相对伸入车架30的程度,达到 调整坐垫20高度的目的;又,由于一般自行车骑乘时,在骑乘者的 重量作用下,座管10与车架30的接合处将会产生剪力作用,若是座 管10的结构强度不足,座管10则有能在其与车架30相接合的位置 发生断裂,进而影响自行车的使用安全。
因此,一般的改善方式多如图2及图3所示,利用将整根座管 10管壁加厚的方式,提升座管的结构强度,但就现实的使用情况而 言,座管10多仅由特定的部位与车架接合,如此的做法不但增加材 料成本,而且也会因此增加车身重量。
再者,如图4及图5所示,另一种自行车座管结构,此座管10 主要利用改变座管10断面形状的方式,使就同一位置的管壁形成厚 薄不一的差异,再利用厚度较厚的两个相对应侧做为接受强度测试的 部位,以期能够通过座管出厂的剪力测试;此结构设计并无法符合实 际的使用需求,尤其当座管的转向偏移时,反而有可能让较薄的两个 相对应侧成为与车架相夹固的部位,而无法发挥座管应有的结构强 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在受自行车车架夹置并可相对应 滑移的位置具有管壁加厚区段的自行车座管结构,以及用以成型该管 壁加厚区段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行车座管管壁成型装置包括有,一机台;一夹具,用以将座管 固定;一第一模具,具有可相对推入座管内部的芯杆,并且于芯杆的 外壁处环设有一成型凹部;一第二模具,具有一孔径略小于座管原始 外径的成型孔;一驱动组件,用以带动夹具将座管夹固或放松,用以 带动第一模具的芯杆相对推入座管内部或自座管内部抽出,以及用以 带动第二模具顺着座管往复移动;其制造方法是,在第一模具的芯杆 推入座管内部的状态下,透过另一第二模具顺着座管移动的方式将座 管超出成型孔的材料朝向芯杆的成型凹部推挤,使座管在相对应于成 型凹部的区段成型较厚的管壁,并且在第一模具的芯杆抽出座管之 后,由第二模具再次顺着座管移动,将座管的外壁整平。
其中,该夹具由两个相盖合的上、下模块所构成,并且于上、下 模块盖合面设有与座管端部外型相符的模穴。
其中,该驱动组件设有一第一动力缸用以带动上、下模块盖合或 开启。
其中,该驱动组件设有一第二动力缸及一第三动力缸用以分别带 动第一、第二模具相对与夹具往复移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制造出来的自行车座管,在受自行车车 架夹置并可相对应滑移的位置具有管壁加厚区段,不仅改善了座管与 车架接合部位的结构强度,提升自行车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还有效控 制材料使用,减轻车身的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自行车座管的使用配置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自行车座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自行车座管的截面结构图。
图4为现有技术另一种自行车座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截面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成型装置结构平面图。
图7为本发明中夹具的外观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中夹具用以夹固座管的动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第二模具供座管推入模孔的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第一模具的芯杆推入座管内部的动作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第一模具的芯杆推入座管内部再配合第二模具 顺着座管移动的动作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第一模具的芯杆自座管内部抽出的动作示意 图。
图13为本发明中第二模具用以整平座管外壁动作示意图(一)。
图14为本发明中第二模具用以整平座管外壁动作示意图(二)。
图15为本发明的座管结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座管截面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另一座管截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68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LED灯发光装置
- 下一篇:自检式三通铜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