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怠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7325.8 | 申请日: | 200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晖;张步亮;吕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夏龙晖(北京)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41/08 | 分类号: | F02D41/08;F02M3/045;G05D3/00;H02P8/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练光东 |
| 地址: | 102206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步进 电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怠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当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时,电控单元ECU采集进气温度信号、冷却液温度信号、电力负载量信号,根据所述进气温度信号、冷却液温度信号、电力负载量信号,获取怠速步进电机脉冲控制信号,所述电控单元ECU根据所述怠速步进电机脉冲控制信号对怠速步进电机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怠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负载量信号包括以下信号的一种或多种:
空调压缩机电力负载量信号、车灯电力负载量信号、火花塞电力负载量信号、音响电力负载量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怠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怠速步进电机脉冲控制信号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标定数据表,获取基本怠速操作值、基本怠速修正值、整体怠速校准修正值、催化剂加热功能的怠速负载执行器开启修正值、缓冲器修正值、冷凝器风扇执行器开启的基本怠速修正值、怠速修正值、底层职务循环值、怠速增大编程修正值、空气压缩机负荷执行器开启的怠速修正值、空气压缩机被激活后的负荷执行器开启的怠速修正值、作为动力操作的怠速负荷执行器开启的修正值、在转化和动力操作间的怠速负荷执行器开启修正值、作为电力负载的怠速负荷执行器开启的修正值、在电力负载装备期间的怠速负荷执行器开启的修正值、通气温度修正值、为个别层上溯氧传感器加热的调整修正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怠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怠速步进电机脉冲控制信号包括:
对所述基本怠速操作值、基本怠速修正值、整体怠速校准修正值、催化剂加热功能的怠速负载执行器开启修正值、缓冲器修正值、冷凝器风扇执行器开启的基本怠速修正值、怠速值修正、底层职务循环值、怠速增大编程修正值、空气压缩机负荷执行器开启的怠速修正值、空气压缩机被激活后的负荷执行器开启的怠速修正值、作为动力操作的怠速负荷执行器开启的修正值、在转化和动力操作间的怠速负荷执行器开启修正值、作为电力负载的怠速负荷执行器开启的修正值、在电力负载装备期间的怠速负荷执行器开启的修正值求和,所述和值乘以通气温度修正值,再乘以为个别层上溯氧传感器加热的调整修正值,得到的数值为所述怠速步进电机脉冲控制信号。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怠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基本怠速修正值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标定数据表,获取受冷却液影响值、受冷却液和A/T流动温度影响值、受冷却液温度影响和空气环境选择值以及受冷却液、A/T流动温度影响和空气环境选择值;
将所述受冷却液影响值、受冷却液和A/T流动温度影响值、受冷却液温度影响和空气环境选择值以及受冷却液、A/T流动温度影响和空气环境选择值四个值中的一个的值赋给所述基本怠速修正值。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怠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整体怠速校准修正值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标定数据表,获取均衡怠速校准条件值、整体怠速校准条件值、派生怠速校准条件值、额外发动机温度的基本怠速修正值;
所述均衡怠速校准条件值、整体怠速校准条件值、派生怠速校准条件值相加,所得和值与所述额外发动机温度的基本怠速修正值相乘,所得的乘积为所述整体怠速校准修正值。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怠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怠速修正值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标定数据表,获取没有驱动档使用时的适应值,所述怠速值修正值为所述没有驱动档使用时的适应值。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怠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怠速修正值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标定数据表,获取驱动档使用时的适应值,所述怠速值修正值为所述驱动档使用时的适应值。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怠速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怠速修正值包括:
根据所述发动机的标定数据表,获取工作状态的空调压缩机的适应值,所述怠速值修正值为所述工作状态的空调压缩机的适应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夏龙晖(北京)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夏龙晖(北京)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732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随动液压增容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支撑模板的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