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肺心病和风心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56134.X | 申请日: | 2008-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92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鄢良;张韬;张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9/48;A61P11/00;A61P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27北京市东城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肺心病 和风 心病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活血化淤和行气止痛的药物技术领域。主治肺心病、风心病以及胸中血淤和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证见头目眩晕、痰涎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恶逆、喘息咳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饮食不思、舌苔白腻而脉沉弦,或肝风挟痰、呕不能食等,也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部挫伤、肋软骨炎之胸痛、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精神抑郁和头晕头痛等疾病。
背景技术
肺心病和风心病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严重的危害身体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肺心病和风心病的病因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引起心血淤滞、心脉痹阻,导致及胸中血淤和血行不畅,因而胸痛头痛,造成心和肺的病机形成。中医认为病机属于肺胀、心悸和哮喘范畴,多为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导致的,因此治疗肺心病、风心病以及胸中血淤和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应该遵从中医活血通脉止痛,辅以益气强心之法,活血化淤和行气止痛,以达到治疗效果。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和风心病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扩血管、利尿消肿以及吸氧等,但还没有开发成功一种疗效可靠、稳定的中药制剂,因此需要开发疗效好、副作用低的中成药制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肺心病、风心病以及胸中血淤和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等症的中药配方,选用具有强心、活血化淤和行气止痛之功效的中药制成有效制剂,也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部挫伤、肋软骨炎之胸痛、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精神抑郁和头晕头痛等疾病。经过临床治疗观察,发现该药物组合物对于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心绞痛、胸部挫伤、肋软骨炎之胸痛、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精神抑郁和头晕头痛等疾病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减轻了各种不适的症状,同时未发现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服用方便、副作用小,能适合长期服用的治疗肺心病、风心病以及胸中血淤和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的中药胶囊。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中药胶囊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用于治疗肺心病、风心病以及胸中血淤和血行不畅所致的胸痛头痛,证见头目眩晕、痰涎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恶逆、喘息咳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饮食不思、舌苔白腻而脉沉弦,或肝风挟痰、呕不能食等,也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部挫伤、肋软骨炎之胸痛、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精神抑郁和头晕头痛等疾病。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桃仁100~800份、红花100~800份、当归100~700份、生地100~600份、川芎100~600份、赤芍50~500份、牛膝50~500份、桔梗50~400份、柴胡50~400份、枳实10~300份和甘草10~200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优选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桃仁200~500份、红花200~500份、当归200~400份、生地200~400份、川芎200~400份、赤芍100~300份、牛膝100~300份、桔梗100~250份、柴胡100~250份、枳实50~200份和甘草20~100份。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是由下述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桃仁300份、红花300份、当归300份、生地250份、川芎250份、赤芍200份、牛膝200份、桔梗180份、柴胡180份、枳实100份和甘草50份。
本发明的中药胶囊可按下列方法制备而成:
1、将所述重量份的桃仁、当归、生地和川芎粉碎成粗末,70%乙醇浸渍48小时后渗漉,静置后过滤,取上清液浓缩成浸膏1;
2、将所述重量份的牛膝、桔梗、枳实和甘草粉碎成粗末,用80%乙醇加热回流两次,每次各2小时,过滤,浓缩成浸膏2;
3、将所述重量份的红花、赤芍和柴胡磨成细粉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各2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后与浸膏1和浸膏2合并,喷雾干燥后分装入胶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雍和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561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