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烃油加氢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9813.4 | 申请日: | 2008-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5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叶杏园;朱华兴;王月霞;董利萍;薛皓;张光黎;师敬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45/02 | 分类号: | C10G45/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方法 | ||
1、一种烃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气在溶剂或者稀释剂的存在下与新鲜原料油和部分或者零循环油混合形成混合物流,混合物流分离出气体后从反应器顶部进入反应器第一段催化剂床层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另一部分或者全部循环油与氢气混合,一路或者分路从反应器催化剂床层之间进入反应器,反应流出物从反应器底部引出进行气液分离,液相进一步分离出溶剂或者稀释剂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体产物部分作为产品出装置,部分作为循环油,氢气在溶剂或者稀释剂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在新鲜原料油和溶剂或者稀释剂混合物中的溶解度。
2、一种烃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新鲜原料油与部分或者零循环油混合后再在溶剂或者稀释剂的存在下与氢气混合形成混合物流,混合物流分离出气体后从反应器顶部进入反应器第一段催化剂床层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另一部分或者全部循环油与氢气混合,一路或者分路从反应器催化剂床层之间进入反应器,反应流出物从反应器底部引出进行气液分离,液相进一步分离出溶剂或者稀释剂循环使用,分离出的液体产物部分作为产品出装置,部分作为循环油,氢气在溶剂或者稀释剂中的溶解度大于氢气在新鲜原料油和溶剂或者稀释剂混合物中的溶解度。
3、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烃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氢气与新鲜原料油和部分或者零循环油混合形成混合物流。
4、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烃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新鲜原料油和部分或者零循环油混合后再与氢气混合形成混合物流。
5、依照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烃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溶剂或者稀释剂为重石脑油、石脑油、轻烃、轻馏分油、柴油、VGO和加氢后的烃油中的至少一种。
6、依照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烃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循环油与新鲜原料油的混合比控制混合物流进入反应器的温度,利用进入催化剂床层之间的循环油量控制反应器温度。
7、依照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烃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内的催化剂至少分两段装填。
8、依照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烃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新鲜原料油为烃油或者烃油的馏分油。
9、依照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烃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新鲜原料油为石油馏分、馏分油、柴油、脱沥青油、渣油、润滑油、煤液化油、页岩油或者其产品。
10、依照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烃油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新鲜原料油在加氢反应器内,至少脱出硫、氮、氧和金属杂质的一种,并饱和芳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98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非门闪存档案系统的建立装置
- 下一篇:光电笔式鼠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