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薯渣脱水方法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4902.X | 申请日: | 2008-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3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平;郭曦;蒋立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C08B30/10 | 分类号: | C08B30/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6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脱水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薯类淀粉加工中的附产物薯渣的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薯渣脱水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薯类淀粉加工中的薯渣含水率为90~95%,含有一定量的淀粉、蛋白质等有机质,容易腐烂变质,不易处理回收、贮存,不便于运输,通常的处理方法是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主要不足之处是薯渣回收利用困难,能耗高,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薯渣处理方法及设备,它能解决上述存在的不足,薯渣经过脱水处理后,含水率降到60%以下,可进一步干燥处理,便于贮存和运输,实现薯渣的回收利用,能耗低、成本低、不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1、工艺流程:薯渣在一台网带式脱水机上进行连续脱水处理,(1)、一次挤压脱水,(2)、一次压力强制脱水,(3)、二次挤压脱水,(4)、二次压力强制脱水。2、网带式脱水机:网带式脱水机由机架、气囊II、压辊II、垫辊II、下刮刀、下出料辊、上出料辊、上刮刀、挤压辊II、调速电机、垫辊I、上调偏辊、压辊I、气囊I、上气囊、上支撑辊、分料器、下气囊、下支撑辊、下调偏辊、下网带、上网带、挤压辊I组成。其特点是:一次挤压脱水的压力由上气囊和下气囊的压力控制,上气囊压力为0.3~0.5MPa(可调节)、下气囊压力为0.05~0.3MPa(可调节),薯渣含水率降至86~90%;一次压力强制脱水的压力由气囊I的压力控制,压力为0.5~0.7MPa(可调节),薯渣含水率降至76~79%;二次挤压脱水的压力由上气囊和下气囊的压力控制,上气囊压力为0.3~0.5MPa(可调节)、下气囊压力为0.05~0.3MPa(可调节),薯渣含水率降至70~74%;二次压力强制脱水的压力由气囊II控制,压力为0.5~0.7MPa(可调节),薯渣含水率降至60%以下;调速电机带动上出料辊和下出料辊以相同的速度同时转动,上出料辊带动上网带运动,下出料辊带动下网带运动,上网带和下网带带动其余的辊子转动,在挤压辊I到上出料辊和下出料辊之间,上网带和下网带是重合的,上网带在运动过程中跑偏由上调偏辊自动调节,下网带在运动过程中跑偏由下调偏辊自动调节;挤压辊II由3~7根相同的辊子组成,挤压辊II、垫辊I、压辊I、垫辊II、压辊II做成空心、辊面上有孔,挤压辊I在圆周上由20~30根管子焊接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薯类淀粉加工中产生的薯渣经过脱水处理后,薯渣的含水率降到60%以下,便于薯渣干燥处理、贮存和运输,可作为生产饲料的原料,费用低,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接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网带式脱水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I、一次挤压脱水,II、一次压力强制脱水,III、二次挤压脱水,IV、二次压力强制脱水,1、机架,2、气囊II,3、压辊II,4、垫辊II,5、下刮刀,6、下出料辊,7、上出料辊,8、上刮刀,9、挤压辊II,10、调速电机,11、垫辊I,12、上调偏辊,13、压辊I,14、气囊I,15、上气囊,16、上支撑辊,17、分料器,18、下气囊,19、下支撑辊,20、下调偏辊,21、下网带,22、上网带,23、挤压辊I。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的实施例中,1、工艺流程:一次挤压脱水I、一次压力强制脱水II、二次挤压脱水III和二次压力强制脱水IV。工艺参数为(1)、一次挤压脱水I:压力由上气囊15和下气囊18的压力控制,上气囊15压力为0.5MPa、下气囊18压力为0.1Mpa,薯渣含水率降至88%;(2)、一次压力强制脱水II:压力由气囊I 14的压力控制,压力为0.5MPa,薯渣含水率降至77%;(3)、二次挤压脱水III:压力由上气囊15和下气囊18的压力控制,上气囊15压力为0.5MPa、下气囊18压力为0.1MPa,薯渣含水率降至72%;(4)、二次压力强制脱水IV:压力由气囊II 2控制,压力为0.6MPa,薯渣含水率降至58%。2、网带式脱水机:由机架1、气囊II 2、压辊II 3、垫辊II 4、下刮刀5、下出料辊6、上出料辊7、上刮刀8、挤压辊II 9、调速电机10、垫辊I 11、上调偏辊12、压辊I 13、气囊I 14、上气囊15、上支撑辊16、分料器17、下气囊18、下支撑辊19、下调偏辊20、下网带21、上网带22、挤压辊I 23组成。调速电机10带动上出料辊7和下出料辊6以相同的速度同时转动,上出料辊7带动上网带22运动,下出料辊6带动下网带21运动,上网带22和下网带21带动其余的辊子转动,在挤压辊I 23到上出料辊7和下出料辊6之间,上网带22和下网带21是重合的,上网带22在运动过程中跑偏由上调偏辊12自动调节,下网带21在运动过程中跑偏由下调偏辊20自动调节,挤压辊II 9由5根相同的辊子组成,挤压辊II 9、垫辊I 11、压辊I 13、垫辊II 4、压辊II 3做成空心、辊面上做有φ10mm孔,挤压辊I 23在圆周上由28根管子焊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未经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恢复和再生烃燃料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及信号传输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