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屏蔽门门体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2608.5 | 申请日: | 200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6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史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6B5/10 | 分类号: | E06B5/10;B61B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 地址: | 2011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屏蔽 门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体,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门体结构。
背景技术
为保证乘客的安全,在靠近地铁轨道的站台旁均会安装屏蔽门系统将候车站台与轨道隔开。这种屏蔽门系统在地铁轨道中使用时,由于轨道交通车速通常高达100km/h,在隧道中会形成活塞风,造成一定的风压。因此屏蔽门必须不仅能够承受来自轨道侧的风压,同时要承受来自站台侧的人群可能产生的挤压力。所以在屏蔽门的结构上就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实现安全可靠的目的。
目前,屏蔽门制造中通常采用一些特制的玻璃及材质来制作门体,也有的是直接与门机梁连接,来提高整体的抗风压等能力。但尽管如此,现有技术的屏蔽门仍然存在以下缺陷:
1、不能很方便的安装和调整。
2、由于和门机梁连接,在维护的时候会拆卸屏蔽门体以外的其他零部件,造成拆装繁杂。
3、整体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轨道交通屏蔽门门体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门体结构,安装在门机梁与地槛之间,包括上横梁、下横梁、左竖框、右竖框、铯钾玻璃、左立柱、右立柱和立柱固定底座;上横梁、下横梁、左竖框和右竖框通过拉紧螺杆连接成框架,该框架分别与左、右立柱螺栓连接,左、右立柱的下端分别通过立柱固定底座与地槛相连,左、右立柱的上端分别和门机梁螺栓连接,铯钾玻璃用结构胶粘接固定在框架上。
本发明的轨道交通屏蔽门门体结构,通过拉紧螺杆将上横梁、下横梁、左竖框、右竖框组合在一起,形成框架结构,将铯钾玻璃采用结构胶粘接固定在框架上,能保证屏蔽门的气密性,以防止气体的过度泄漏,并能承受风压和挤压力。另外,本发明的轨道交通屏蔽门门体结构外观展现的是整个玻璃面,而将整体框架结构以彩釉遮蔽的形式全部隐藏起来,增加了门体的美观和通透性效果。本发明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使整个门体和轨道屏蔽门系统形成整体,大大提高了结构刚性和稳定性,并易与建筑装饰形成美观大方的整体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框架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玻璃和框架的粘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立柱和框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立柱与门机梁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立柱与地槛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轨道交通屏蔽门门体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图3、图4、图5、图6,本发明的轨道交通屏蔽门门体结构,安装在门机梁1与地槛2之间,包括上横梁3、下横梁4、左竖框5、右竖框6、铯钾玻璃7、左立柱8、右立柱9和立柱固定底座10。上横梁3、下横梁4、左竖框5和右竖框6通过拉紧螺杆11连接成框架(参见图2),该框架分别与左、右立柱通过多个螺栓12连接(参见图4),左、右立柱的下端分别通过立柱固定底座10与地槛2相连(参见图6),左、右立柱的上端分别和门机梁1通过多个螺栓13连接(参见图5),铯钾玻璃7用结构胶14粘接固定在框架上(参见图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26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