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SPI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39686.X | 申请日: | 200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5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夏冰;曾敬;李荣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3/42 | 分类号: | 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章蔚强 |
| 地址: | 20162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pi 结构 模型 双向 身份 识别 信息 交互 平台 方法 | ||
1.一种基于SPI通信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的双向通信方法,该平台为:基于SPI通信结构模型,包括若干台PIC单片机,以及包括一根输出数据线SDO、一根输入数据线SDI、一根时序线SCK以及一根带有下拉电阻R1的公共握手信号线RC0,其中,所述的若干台PIC单片机分为一台主机以及若干台从机,所述的主机分别与所述的输出数据线SDO、输入数据线SDI、时序线SCK以及公共握手信号线RC0相连,所述若干台从机中的任一从机通过四个端子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于所述的输入数据线SDI、输出数据线SDO、时序线SCK以及公共握手信号线RC0上,其特征在于,
在主、从单片机之间引入了接下拉电阻的公共握手信号线RC0,每一台单片机想动作只需拉高这条公共握手信号线RC0,别的所有单片机都会侦测到这个信号以实现总线方式通信,所述的双向通信包括发送端的通信以及接收端的通信,其中:
发送端的通信包括采集数据、整合数据以及传送数据,所述的传送数据为一次SPI发送多个数据的方式;
接收端的通信包括接收数据、拆分数据以及处理接收数据,所述的处理接收数据是对拆分后的数据的地址和数据进行判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PI通信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的双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主机定向发信息给从机时,主机在经过数据采集及整合后改变RC0口为输出,并拉高RC0,让每一台从机都侦测到RC0从而进入被动接收;
当从机定向发送给主机或另一台从机时,从机均先把数据发送给主机,再由主机进行判断和处理,即从机经过数据采集及处理后改变RC0口及SDO口为输出并拉高RC0,主机侦测到从机动作后进行接受,在主机接受到从机发送来的数据后分析地址位,如果是发送给自己的就进行数据应用并结束接受动作进入常态,如果分析完地址位是要转发给另一从机,则主机只需重复发送程序,就能将数据发出到指定从机从而实现从机和从机的通信,主机又进行了数据的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96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