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下隧道穿刺针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8798.3 | 申请日: | 2008-06-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1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林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严新德 |
| 地址: | 226500江苏省如皋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皮下 隧道 刺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医用穿刺针,具体的是一种皮下隧道穿刺针。
背景技术
临床医学中,部分晚期癌痛病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和术后需要长期镇痛的病人,常常需要经硬脊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穿刺置管行长期(消炎)镇痛。为了预防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在长期埋置导管期间发生感染,常规应用抗生素,同时经皮下埋置导管,而埋置导管的现有技术,是经皮肤切开后放置导管再缝合,或者用硬膜外腔穿刺针逆向穿刺引导导管埋置,前者创伤大且浪费时间,后者不易把握方向,且硬膜外腔穿刺针前端易割断引出皮肤的导管,常需反复多次穿刺,损伤大,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下隧道穿刺针,所述的这种皮下隧道穿刺针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皮下放置导管过程中创伤大、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皮下隧道穿刺针包括一个空心钢针和一个塑料针芯,所述的空心钢针中设置有管状空腔,所述的管状空腔在空心钢针的前端面和尾端面开口,其中,所述的空心钢针的前端外圆周上设置有前端外螺纹和一个前端螺母,空心钢针的尾端外圆周上设置有尾端外螺纹和一个尾端螺母,所述的尾端螺母的后端面上连接有一个注射器接口,所述的管状空腔中设置有所述的塑料针芯,所述的塑料针芯的尾端外圆周上设置有台阶,所述的台阶位于空心钢针的尾端外,台阶的外径大于管状空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射器接口的内径大于尾端螺母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状空腔的直径为1.5mm,所述的空心钢针的壁厚为0.3mm,空心钢针的长度为10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外螺纹距离空心钢针的前端0.5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外螺纹和尾端外螺纹的宽度均为0.5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螺母的外径为1cm,前端螺母的宽度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尾端螺母的外直径为1cm,尾端螺母的宽度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射器接口的内径为4m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需要在体内埋置导管时,先旋下前端螺母,将空心钢针连同塑料针芯在皮肤穿刺,然后拔出塑料针芯,在尾端螺母后的注射器接口上接上注射器,注射局麻药,同时穿刺,待空心钢针前端穿出皮肤后,在空心钢针的前端旋上前端螺母,随后旋下尾端螺母和注射器接口,把导管经空心钢针的尾端置入,直至穿出空心钢针的前端,然后捏紧前端螺母,拔出钢针,导管即已经此钢针引导埋置在皮下。如果临床需要埋置皮下更长距离,可以经导管出皮肤处再行引导穿刺,原理同上。前端螺母可以防止导管穿出时被钢针前端割断。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对照,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在空心钢针前后两端设有可卸螺母,前端螺母可以防止导管穿出时被钢针前端割断,尾端螺母可以连接注射器。解决了临床用硬膜外腔穿刺针逆行穿刺带来的诸多弊端,操作方便,安全有效,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皮下隧道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皮下隧道穿刺针中的空心钢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皮下隧道穿刺针,由包括一个空心钢针1和一个塑料针芯4,所述的空心钢针1中设置有管状空腔,所述的管状空腔在空心钢针1的前端面和尾端面开口,其中,所述的空心钢针1的前端外圆周上设置有前端外螺纹5和一个前端螺母2,空心钢针1的尾端外圆周上设置有尾端外螺纹6和一个尾端螺母3,所述的尾端螺母3的后端面上连接有一个注射器接口,所述的管状空腔中设置有所述的塑料针芯4,所述的塑料针芯4的尾端外圆周上设置有台阶,所述的台阶位于空心钢针1的尾端外,台阶的外径大于管状空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射器接口的内径大于尾端螺母3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的管状空腔的直径为1.5mm,所述的空心钢针1的壁厚为0.3mm,空心钢针1的长度为10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外螺纹5距离空心钢针1的前端0.5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外螺纹5和尾端外螺纹6的宽度均为0.5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端螺母2的外径为1cm,前端螺母2的宽度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的尾端螺母3的外直径为1cm,尾端螺母3的宽度为1cm。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射器接口的内径为4mm。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需要在体内埋置导管时,先旋下前端螺母2,将空心钢针1连同塑料针芯4在皮肤穿刺,然后拔出塑料针芯,在尾端螺母3后的注射器接口上接上注射器,注射局麻药,同时穿刺,待空心钢针1前端穿出皮肤后,在空心钢针1的前端旋上前端螺母2,随后旋下尾端螺母3和注射器接口,把导管经空心钢针1的尾端置入,直至穿出空心钢针1的前端,然后捏紧前端螺母2,拔出钢针,导管即已经此钢针引导埋置在皮下。如果临床需要埋置皮下更长距离,可以经导管出皮肤处再行引导穿刺,原理同上。前端螺母2可以防止导管穿出时被钢针前端割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林,未经杨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87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高效绿色豆制品保鲜剂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用于高CRI灯的磷光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