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顶顶部型面回弹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35574.7 | 申请日: | 2008-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罡;唐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2;B21D53/88;B21D35/00;B21D22/20;B21D28/02;B21D19/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 嘉 |
| 地址: | 2018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顶 顶部 回弹 控制 方法 | ||
1.一种车顶顶部型面回弹控制方法,用于冲压满车顶工件和冲压带天窗车顶工件以制造满车顶和带天窗车顶的制造过程中,其特征在于,
选择一套共用模具对满车顶工件和带天窗车顶工件分别进行N道冲压工序,N为大于零的整数,此时,该套共用模具的模芯的型面为第一补偿型面,该第一补偿型面的形状是与满车顶工件或带天窗车顶工件在所述N道冲压工序中的任一工序中被冲压后且回弹前的型面形状相同;
在所述N道冲压工序之后,对该套模具的至少一道模芯和卸料板进行更换,以更换后的模芯和卸料板继续对带天窗车顶工件进行M道冲压工序,M为大于零的整数,在所述M道冲压工序中,带天窗车顶工件的回弹量与在所述N道冲压工序中的回弹量不相同,所述更换后的模芯的型面为第二补偿型面,该第二补偿型面的形状与带天窗车顶工件在所述M道冲压工序中的任一工序中被冲压后且回弹前的型面形状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顶部型面回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道冲压工序包括对满车顶工件或带天窗车顶工件进行拉深,对满车顶工件的四周进行切边或对带天窗车顶工件的四周和天窗孔部分进行切边,对满车顶工件的四周进行翻边以及对带天窗车顶工件的四周进行翻边并对天窗孔部分进行再次切边,对满车顶工件或带天窗车顶工件的两侧进行再次翻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顶部型面回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道冲压工序包括对带天窗车顶工件的前、后部分进行翻边以及对带带天窗车顶工件的天窗孔部分进行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顶顶部型面回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N道工序后,还对满车顶工件的前、后部分进行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顶部型面回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补偿型面的形状是按照以下方法获得:
固定满车顶的顶部型面的边界;
沿满车顶的回弹反方向按照满车顶的回弹规律移动满车顶的顶部型面,直到满车顶的顶部型面的回弹极值点移动到预定的距离,此时满车顶的顶部型面为第一补偿型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顶部型面回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补偿型面或第二补偿型面的形状是按照以下方法获得:
固定带天窗车顶的顶部型面的边界;
沿带天窗车顶的回弹反方向按照带天窗车顶的回弹规律移动带天窗车顶的顶部型面,直到带天窗车顶的顶部型面的回弹极值点移动到第一预定距离,此时带天窗车顶的顶部型面为第一补偿型面,或者移动至第二预定距离,此时带天窗车顶的顶部型面为第二补偿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55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火箭推进器的飞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NACA进气口的空气流量调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