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上混凝土高温水池温差裂缝补偿抗渗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5080.9 | 申请日: | 2008-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5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权;张跃;杨细中;蒋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H4/00;C04B28/04;C04B14/06;C04B14/04;C04B24/18;C04B24/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明辉 |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上 混凝土 高温 水池 温差 裂缝 补偿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存热水的地上混凝土构筑物温差裂缝渗漏的不 停产外部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现有的工业水循环利用相当普遍,绝大部分大体积循环水 储存水池构筑物为混凝土结构中,水池通常建设在地面以上一定高度 的位置。常规工艺条件下,工业用冷却循环水平均水温一般在70℃左 右,气温较低时水池内外表面温度相差高达50℃以上,水池外表面产 生大量的细微温度应力缝,并出现连续渗水状态。水通过混凝土结构 层渗漏会造成混凝土材料中的钙离子析出,降低结构强度,对混凝土 水池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造成危害。这种水池由于受到生产连续性条件 限制通常不能停止使用进行内部抗渗处理,传统的在外部对裂缝进行 修复的措施不能控制温度应力,裂缝会反复出现并不能愈合,导致渗 漏治理失败。
在目前公开技术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26(2)自然科 学版228-231页《钢筋混凝土水池裂缝的分析与处理》分析了某圆形水 池结构温差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在外部增设钢环箍对结构进行加固 以约束温度应力并以注浆修复裂缝的方案。《结构工程师》2002(2)59-64 页《钢筋混凝土圆形水池裂缝分析与处理》这篇文章与前一篇内容近 似,两者提出的解决方案为结构加固及变形控制和约束。
在目前公开的其他专业论著及相关工程施工规范中,对混凝土结 构水池裂缝渗漏的治理一般采用抹面堵漏法、注浆堵漏法,选用材料 为防水砂浆、高分子化学注浆等。如氯化铁防水砂浆配合比为:水泥∶ 砂∶氯化铁防水剂=1∶2∶0.03,防水砂浆类通过抹面施工,其适用范 围为“结构稳定,不会因温度、湿度变化等产生有害裂缝的工程”。高 分子化学注浆材料有聚氨脂类、环氧树脂类、丙烯酰氨类等,如聚氨 脂浆液配合比为主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催化剂=100∶1∶1∶ (0.1~0.5);环氧糠酮浆液配合比为主液∶稀释剂∶促凝剂∶固化剂 =1000ml∶(68~58)ml∶(0~30)g∶(288~308)ml;丙烯酰氨浆液材料 组成为(%):主剂5~20,交联剂0.3~0.7,促进剂0.5~2,强促进剂 0.02~0.1,缓凝剂0.02~0.1,引发剂0.5~2。高分子注浆防水施工是通 过注浆机具将浆液注入缝隙中,其适用特点为“具有较好的可注性, 适用于微小孔隙及裂缝的注浆施工,不适用于干湿交替变化的环境”。 这些传统工艺方法针对的是现有的、稳定状态下的裂缝及渗漏。当在 地上混凝土水池水温高、温度应力表现明显的情况下,温差裂缝会反 复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水池池壁温差没有得到处理和改善,温 度应力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从目前工程实际效果看,裂缝修复后在 一周内又会出现渗漏问题,且裂缝无法自行愈合。因此,传统治理方 法对于因工艺、使用等问题反复产生的温差裂缝并没有提供有效、可 靠的控制和解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存储热水的混凝土水池因温差产生裂缝而渗漏 的问题提供一种不需停产的外部治理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上混凝土高温水池温差裂缝补偿抗 渗方法,首先对已有裂缝进行可靠封堵,其方法为先对裂缝进行清理, 之后沿裂缝开工艺槽,渗漏流量小时直接采用堵漏剂封堵,再在封堵 表面涂刷聚合物水泥,流量较大时在前述工序之外还要进行聚氨脂或 环氧树脂注浆封堵,在完成裂缝可靠封堵后工序为:
(1)配制自愈性砂浆并使用自愈性砂浆对水池进行抹面处理;
(2)配制温差补偿砂浆并使用温差补偿砂浆对水池进行抹面处 理。
所述自愈性砂浆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粗砂、D型调整剂、木质 素磺酸盐减水剂、硅灰以及水组成,各组分的重量比为:
普通硅酸盐水泥 100
中粗砂 200~400
D型调整剂 6~10
木质素磺酸盐减水剂 0.1~1
硅灰 1~3
水 30~40。
其中D型调整剂为市售产品,主要成分为:超细硅灰粉、CAS微 膨胀剂、EVA胶粉、硫酸钠早强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50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质食品拾取机构
- 下一篇:接线盒贴片生产的半成品自动换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