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离心铸造机的冷却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1922.5 | 申请日: | 2008-08-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江沛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钢宝轧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3/10 | 分类号: | B22D13/10;B22D13/02 |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 地址: | 21555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离心铸造机 冷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心铸造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离心铸造机的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轧辊生产行业所使用的卧式离心铸造机通常用于复合轧辊毛坯外层的离心铸造,由于轧辊外层壁厚一般小于100mm,热容量小,在离心机设计时,普遍不考虑离心机托轮的轮系冷却。
当将上述离心机用于大规格的辊环生产时,由于辊环径向尺寸大,一般单边厚度大于250mm,液体金属在铸型内的凝固时间较长,因此在长时间的热传递(热传导)的作用下,离心机的托轮轴承逐渐发热,致使离心铸造时间受到限制,即不能长时间连续生产,严重的还会产生轴承卡死现象,使离心铸造无法进行,影响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有效地避免离心机的托轮轴承发热而得以确保长时间连续铸造的卧式离心铸造机的冷却机构。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卧式离心铸造机的冷却机构,所述的离心铸造机包括托轮和用于安装所述托轮的机座,机座包括轴承座和与轴承座相固定的轴承座上盖,托轮通过轴承设在轴承座上并且由轴承座上盖盖护;所述的冷却机构包括在所述的轴承座内和轴承座上盖内各自开设的第一、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第一、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之间由隔挡分隔并且由隔挡上所开设的通孔将第一、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联通,和,各自延设在所述的轴承座和轴承座上盖上的进、出水接口,其中:进水接口与所述的第一冷却水环形水槽相通,并且与进水总管相通,出水接口与所述的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相通,并且与出水总管相通,其中:第一、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与所述的轴承相对应。
本发明所述的进水总管上延设有进水接咀,进水接咀上连接第一管路的一端,第一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流管连接,而第一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各自设在轴承座和轴承座上盖上的进水接口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出水总管上延设有出水接咀,出水接咀上连接第二管路的一端,第二管路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流管连接,而第二分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各自设在轴承座和轴承座上盖上的出水接口连接。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各自开设在轴承座和轴承座上盖内的并且与轴承相对应的第一、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对轴承冷却,从而能避免轴承的温升提高而满足连续铸造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卧式离心铸造机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给出了卧式离心铸造机的一组托轮1中的其中一个托轮2和用于安装一个托轮1的一对机座2,托轮1由其两侧中央所延伸的一对托轮轴23借助于一对轴承5而枢设于机座2上。各机座2包括轴承座3和轴承座上盖4,为了对枢设于轴承座3上的轴承5实施冷却,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推荐有冷却机构。下面申请人对图示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冷却机构即卧式离心铸造机的冷却机构详细描述。
在轴承座3与轴承座上盖4彼此面对面的对应部位各加工有一第一冷却水环形水槽11和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13,第一、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11、13之间由隔挡12分隔,唯由开设在隔挡12上的通孔22(也可以是凹口或称缺口)使第一、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11、13相通。在轴承座3和轴承座上盖4的外部各设有一进水接口8和出水接口9,进水接口8与前述的第一冷却水环形水槽11相通,并且与第一分流管7相接并相通,出水接口9与前述的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13相通,并且与第二分流管6相接并相通。上面提到的第一、第二分流管6、7实质上各为管道件的三通或称T形接头。进水总管20通过其上延接的进水接咀17与第一管路19的一端相连接,而第一管路19的另一端与第一分流管7连接,出水总管21通过其上延接的出水接咀16与第二管路18的一端相连接,而第二管路18的另一端与第二分流管6连接。
继续见图1,待轴承5设置于轴承座3上后,用第一螺钉10将轴承座上盖4与轴承座3固定,并且用第二螺钉15将轴承护盖14与轴承座3和轴承座上盖4固定。
请见图2,给出了一种具体形式的卧式离心铸造机并且还配置有冷却机构,由于具有四个托轮1,因此相应的机座有八个,每个机座2的轴承座3和轴承座上盖4内均设置有图1所示的并且已经在上面作了描述的第一、第二冷却水环形水槽11、13,也就是说各个机座2上所配置的冷却机构是与图1相同的,因此申请人不再赘述。由于存在八个机座2,因此在进水总管20上延设的进水接咀17有八个,同理,在出水总管21上延设的出水接咀16有八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钢宝轧辊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钢宝轧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壳构件
- 下一篇:水工岩锚注浆电测监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