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控制电镀废水处理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1270.5 | 申请日: | 2008-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7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荣;常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卫平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72;C02F1/66;C02F1/52;C02F103/16;C02F10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531江苏省靖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控制 电镀 废水处理 工艺 | ||
1.一种自动控制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如下:
第一步对Cr6+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罐(5)内分两步进行,先将含Cr6+废水加H2SO4进行酸化处理,并通过PH计来控制H2SO4的投加;然后加入还原剂Na2HSO3溶液进行还原反应,通过罐上ORP计(17)来自动控制Na2HSO3溶液的投加,当罐内的电位达到315mv时,停止投加Na2HSO3溶液;还原反应结束后,自动将废水排入第一中和反应罐(6)内进行中和处理;
第二步中和反应:中和反应分两步进行,先将NaOH注入第一中和反应罐(6)中调整废水的PH值,使废水中的Cr3+、Cu2+等离子形成Cr(OH)3或Cu(OH)2后自动将废水排入第二中和反应罐(7)内进行中和处理;继续将NaOH注入第二中和反应罐(7)中再次对废水的PH值进行调整,使废水中的Ni2+形成Ni(OH)2并达到最佳沉淀状态,最后将中和反应后的废水注入混凝反应罐(7)中进行混凝反应;
第三步混凝反应:先将7768型混凝剂配置成5‰的水溶液,通过电磁流量计(18)来控制混凝剂注入混凝反应罐(8)的流量大小,在混凝反应的同时将混凝反应后的废水注入沉淀槽(9)中进行固、液分离;
第四步固、液分离:将沉淀槽(9)中的污泥从沉淀槽(9)底定期排出,并将沉淀后的液体从沉淀槽(9)的顶部排出进行后续处理;
第五步后续处理:将液体先后通过过渡槽(10)、过滤器(11)和最终中和反应罐(12)以确保最终排放水能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氧化还原反应、中和反应和混凝反应中均启动搅拌器(20),使反应更彻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氧化还原反应中,当罐内PH达2.5时,自动停止投加H2SO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次中和反应中,所述PH计的控制值分别设定在8.9及10.3,所述计量泵(19)根据PH计发出脉冲信号的大小自动调节NaOH溶液的投加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槽(9)的污泥排出为12-18分钟排泥一次,每次排泥时间为4-6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中和反应罐(12)设有PH计,自动根据罐内PH值添加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以确保最终出水PH值始终在6-9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控制电镀废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酸碱废水储槽(3)的废水注入到第一中和反应罐(6)中进行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卫平,未经常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127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式焦球制球机生产工艺
- 下一篇:金属膜电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