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井含水层被堵塞的故障处理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16290.3 | 申请日: | 2008-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宋炳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炳林 |
| 主分类号: | E03B3/08 | 分类号: | E03B3/08;E03B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井 含水层 堵塞 故障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井井壁塌方故障处理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深井含水层被堵塞的故障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打深井开采水资源是兴修水利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实际生产中,找到一个好的深井水源不容易,打一眼深井的投资也很高,而成井后的使用管理及深井的维护更是有诸多的难题。因为越是出水量大、水源充足的井,井位大都处在地质断层带,其井壁结构越是破碎易踏。因井壁塌方落块挤埋水泵、填死井孔使成井报废或井内涌泥沙浑水影响水质或因抽浑水带走泥沙而使井周围地面下陷而影响半径范围内的建筑物板裂等事故屡见不鲜。
深井的成井过程一般都是利用钻机在选定的井位上,按照预先设定的分段井径和深度,通过钻取岩心打孔成井,根据施工记录绘制成井柱状图,由分析柱状图设计管井(即井孔中下管)。管井设计的好坏对井的质量与寿命关系很大。解放前,管井的设计沿用旧的方法,直到解放初期,仍然采用包棕皮或填入不规格砾石的设计方法。包棕皮的设计方法是在任何含水层中,都以1-4层棕皮包在景观透水段外,含水层颗粒越细,包的棕皮层数越多。这种管井在建成的当时,虽然能够勉强使用,但出水量很小,寿命也很短,往往两三年后即丧失使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井含水层被堵塞的故障处理方法,能够使因含水层被堵塞而失去使用价值的深井复活,适用于含水层是流沙、砾岩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深井含水层段设三个炸孔,从底向上三个炸孔的炸药剂量比为3∶2∶1,微爆后下入竹扎过滤器,所述的竹扎过滤器是将鲜竹杆用扎筋扎紧,外面套有土工布袋,在土工布袋的两端口处设有拉口绳,土工布袋的外面设有用铅丝捆绑的塑棉。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深井含水层被堵塞而导致深井报废的问题,施工方便简单,投资少,见效快,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深井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竹扎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深井含水层段设三个炸孔,从底向上三个炸孔的炸药剂量比为3∶2∶1,微爆后下入竹扎过滤器,所述的竹扎过滤器是将鲜竹杆1用扎筋2扎紧,外面套有土工布袋3,在土工布袋3的两端口处设有拉口绳4,土工布袋3的外面设有用铅丝捆绑的塑棉5.在深井中下入竹扎过滤器的节数以及制作竹扎过滤器原料的具体参数根据井的深度和直径确定。如图1所示,分别在井深68m、58m、48m处设三个炸孔;制作竹扎过滤器用直径2.5cm的鲜竹杆1100根,8#铅丝3根,每根41.5m,土工布30平方米,直径6.5mm的扎筋60m。在这个实施例中,需要下入井中的竹扎过滤器为20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炳林,未经宋炳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62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