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污排垢式太阳能热水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15242.2 | 申请日: | 2008-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褚福海;岳水秀;褚一樊;褚洪波;王德顺;刘朋;褚庆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褚福海 |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7100山东省枣庄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污排垢式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尤其涉及一种清污排垢式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在,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已得到广泛应用,这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非常有效地利用太阳的能量将凉水变为热水,不再额外消耗能源,深受消费者认可,而且无污染,更符合世界环保组织的要求。但是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其集热管内会逐渐沉积污垢,影响集热效果和水质,清理时不得不将集热管一一取下,不仅费时费工,往往还会造成漏水,以及损坏真空集热管等。于是,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清洗装置应运而生,但是,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真空管清洗装置最大的缺点是:排污进出水管位于太阳能水箱的侧面,由于虹吸管离排污进出水口越近吸力越强、越远吸力越弱,当靠近排污进出水口的第一支集热管中的水被吸干时,最后一只管的水位还位于中间,污垢不能被有效的排出,管中的热水也不能全部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集热管中的污垢有效排出、将集热管中的水全部利用的清污排垢式太阳能热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清污排垢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装有集热管和水箱,集热管与水箱为密闭连接,水箱上壁连接有排气管,其特征是:水箱中间的箱壁上开有排污进出水口,排污进出水口内密闭安装有清污排垢装置,清污排垢装置包括有连通管和排污进出水管,连通管与排污进出水管相通,排污进出水管位于连通管中部,排污进出水管从排污进出水口穿出至水箱箱壁外,连通管上连通有分管,分管下端密闭安装有虹吸管,分管分布于排污进出水管两侧,虹吸管下端伸至集热管底端。
本发明清污排垢装置中的连通管由目前的从一端进出水改为从中部进出水,克服了吸污能力近强远弱的弊端,这样水在循环中的阻力减小,在排污时虹吸管的吸力均匀,每只集热管中的水位差基本持平,能将集热管中的污垢有效排出、将集热管中的水全部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中:
1、支架 2、集热管 3、虹吸管 4、分管
5、水箱 6、连通管 7、排污进出水管 8、排气管
9、溢流管 10、备用进水管 11、出水引出管 12、填充颗粒
13、排污进出水口 14、集热管安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清污排垢式太阳能热水器,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支架1,支架1上安装有集热管2和水箱5,集热管2与水箱5为密闭连接,水箱5上壁连接有排气管8,水箱5中间的箱壁上开有排污进出水口13,排污进出水口13内密闭安装有清污排垢装置,清污排垢装置包括有连通管6和排污进出水管7,连通管6与排污进出水管7相通,排污进出水管7位于连通管6中部,排污进出水管7从排污进出水口13穿出至水箱5箱壁外,连通管6上连通有分管4,分管4下端密闭安装有虹吸管3,分管4分布于排污进出水管7两侧,虹吸管3下端伸至集热管2底端。在本实施例中,分管4与连通管6顺流倾斜相通,连通管与分管的连接由原来的三通垂直型改为顺流倾斜型,可以减小水在循环时的阻力。在本实施例中,虹吸管3下端为45度斜口。在本实施例中,集热管2底部放有填充颗粒12。用大沙粒作为填充颗粒12,人为放置少量大沙粒置于集热管的底部,其作用是在吸垢时如有体积较大的污垢不能被吸出,在进水过程中大沙粒在虹吸管的底部翻滚碰撞,这样能把大块污垢碰碎研细更易被虹吸管吸出,达到吸垢的最佳效果。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中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褚福海,未经褚福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2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