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固双相发酵生产小克银汉霉孢子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11185.0 | 申请日: | 2008-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5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惠文;阮晓东;罗永平;李旭;苏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12N3/00 | 分类号: | C12N3/00;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固双相 发酵 生产 银汉 孢子 方法 | ||
1.一种液固双相发酵生产小克银汉霉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活化后的小克银汉霉的种子按质量百分比为10~30%接入到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在25~30℃下振动发酵2~3天,再将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好的小克银汉霉菌丝体分离,小克银汉霉菌丝体洗涤2~4次,而后将其粉碎,粉碎后的菌丝体与固体发酵培养基按重量比为1∶6~10混合,在30~35℃、湿度60~80%条件下进行固相发酵3~5天以产生孢子;
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马铃薯150~200克,葡萄糖或蔗糖15~20克,磷酸二氢钾1~2克,硫酸镁0.5~1克,酵母膏0~0.5g,蛋白胨0~0.5g,氯化钠0~0.5g,水1000mL,pH6.0~7.5;固体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红薯粉10%~30%,玉米粉5%~20%,麸皮5%~10%,磷酸二氢钾0.01%~0.2%,硫酸镁0.01%~0.2%,水40%~6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双相发酵生产小克银汉霉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小克银汉霉活化采用PDA斜面培养基或玉米粉琼脂斜面培养基进行活化,活化时间为5~7天;所述液体发酵振动发酵的速度为150~200r/min。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双相发酵生产小克银汉霉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将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好的小克银汉霉菌丝体采用离心或过滤收集菌丝体,其离心速度为2000~3000转/分,时间为10~20分钟。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双相发酵生产小克银汉霉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克银汉霉菌丝体用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洗涤;所述小克银汉霉菌丝体粉碎采用电磨机将菌丝体粉碎成长度在500um~800um。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双相发酵生产小克银汉霉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好的菌丝体与固体发酵培养基混合后,摊开高度为1~3cm;所述固相发酵时培养基上覆盖无菌滤纸或无菌玻璃纸。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固双相发酵生产小克银汉霉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滤纸的厚度为0.20-2.30mm,含水量为10%~70%,无菌玻璃纸的厚度为0.03-0.60mm,含水量为10%~70%。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固双相发酵生产小克银汉霉孢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发酵培养基起始pH为5.5~7.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118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