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节水厕具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9128.9 | 申请日: | 200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 发明(设计)人: | 邵奇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奇山 |
| 主分类号: | E03D5/012 | 分类号: | E03D5/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博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俊 |
| 地址: | 100024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厕具,尤其涉及一种可有效封味且节水的新型节水厕具。
背景技术
当前,厕具的浪费水问题,引起了世界各缺水国家政府及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却一直未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其原因主要是厕具的浪费水问题取决于厕具的冲水形式以及排水结构的长度、角度、光滑度等相关连的配套问题。
对于普通的虹吸式坐便器而言,每工作一次的冲水量一般不低于12升,造成用水的浪费。针对上述问题,一系列节水式厕具已经研制出来。例如,冲落式的隐便物节水便器和利用空气加大水的冲力的气压喷射式便器等形式各样的厕具。这些厕具的设计思路都是利用改变厕具的冲水形式来解决浪费水的问题。但是,因为厕具冲水量的最低极限,应当以保证厕具排水之后管道的废物输送为前提,所以厕具的冲水位置的设置也决定了冲水量的多少。仅仅改进冲水的形式,不能完全满足节水的需要。而且, 还有比较重要的问题,即现有的厕具结构,其对气味的处理是采用厕具下方的下水弯管结构,用水冲厕后,余水会在下水弯管的底部存留一部分,从而封闭下水弯管,使下水道的气味不致通过下水弯管及厕具下水口溢出。但是,若遇到阴雨天气,大气压强变化还是会造成厕所返味,难闻的气味令如厕者难以忍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节水厕具,通过设置在下水口外部的双管体结构,实现对下水管路的有效密封,从而解决气味上溢的问题,并且兼具节水的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新型节水厕具,包括厕具本体,以及:
一外管体,该外管体设置于厕具本体的下水口外部,在外管体中部设置有一与下水口对应的通孔;
一内管体,其两端封闭,设置于外管体内部;在内管体外壁与外管体内壁之间沿内管体轴向设置有两个密封圈,且所述两个密封圈分别置于外管体的通孔两侧;内管体中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内管体沿外管体轴向移动至外管体中部时,该通孔与外管体上的通孔及下水口贯通。
本发明所述的节水厕具中,所述外管体中部的通孔外沿设置有连接下水管的连接部。
本发明所述的节水厕具中,所述外管体的通孔两侧设有开槽,所述密封圈置于对应的槽内。
本发明所述的节水厕具中,所述外管体两端封闭,并各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喷头正对下水口;且所述内管体长度小于外管体。
本发明所述的节水厕具中,还包括:水箱及连管;所述外管体两端封闭,并各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内管体长度小于外管体。
本发明所述的节水厕具中,还包括:水箱及连管;所述内管体端部连接有驱动杆。
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节水厕具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良好的气味密封性。由于采用了内管体和外管体的双管体结构,仅在冲水时,两管体上的通孔与下水口贯通,而在其他状态时,内管体的通孔与外管体的通孔及下水口错位,从而可密封住弯管的出口,防止了气味从下水口上溢出来;
二、由于具有上述良好的气味密封性,因此,可以摈弃现有的应用下水弯管进行气味密封的手段,而是采用直排下水管,此种措施减少下水弯管中的存水,也就进一步达到节水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节水厕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节水厕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节水厕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节水厕具冲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节水厕具冲厕过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新型节水厕具做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本实施例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所述节水厕具包括厕具本体19,还包括一设置在厕具本体19的下水口13外部的外管体14,在该外管体14中部设置有一通孔21,其与厕具本体19的下水口13对应,即该通孔21的方向与下水口13的方向一致,此种结构有利于厕具内的废物通过该通孔21流入下水弯管18内。该外管体14可根据下水口13的设置方向而改变外管体14的设置方向,例如,下水口13为竖直向下设置时,则所述外管体14水平设置;若下水口13为斜向后方设置时,则所述外管体14以垂直于该下水口13的方向设置。
在所述外管体14的内部还设置有一内管体15,其两端封闭,该内管体15的中部设置一通孔16,所述内管体15可沿外管体14的轴向移动,且当内管体15沿外管体14轴向移动至外管体14中部的时候,通孔16与外管体14上的通孔21及下水口13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奇山,未经邵奇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91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多芯结构的蒸汽增强散热器
- 下一篇:无线网络设备的低功率传输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