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控制装置及其改装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9114.7 | 申请日: | 2008-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西山秀树;河原利昭;渡边明彦;松枝丰;冈部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1/28;H04B3/6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旻辉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控制 装置 及其 改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利用移动电话公司的紧急地震快报的群发服务比原来更廉价地实 现电梯的地震时管制运转的电梯的控制装置及其改装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技术,有人提出一种电梯地震时管制运转系统,能够足够早地感知地震同 时能够准确地感知地震,从而可进行安全可靠的电梯的管制运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 1)。
另外,也有人提出了一种紧急地震快报装置,能够提高紧急地震快报的可靠性,同 时能够根据提高了可靠性的紧急地震快报,按对使用者来说较为方便的方式传达地震信 息或海啸信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以及一种紧急地震快报终端及其使用方法,能 与使用者的生活密切相关,很有用且具有方便、可靠性,同时适用于合适且简便的计费 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847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1129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6-145234号公报
按照现有的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案,是通过实时地震信息接收装置的输出和设置在 各电梯中的地震传感器的输出进行电梯地震时管制运转。该实时地震信息接收装置是经 网络连接在实时地震信息发送装置上,接收该实时地震信息发送装置发送的实时地震信 息,即有关P波的信息。但是由于要经网络进行发送,所以特别是在地震发生时,在发 送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一些通信故障,而且因为所接收的信息也是通常的有关P波的信 息,所以所谓的及早感知地震,受到了一定限制,仍不如人意。
按照专利文献2记载的方案,是接收气象厅主要管辖的多功能型地震仪形成的第一 地震观测网和由独立法人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主要管辖的高灵敏度地震仪形成的第二 地震观测网,由此来提高紧急地震快报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专利文献3记载的方案是 针对紧急地震快报的发送的合适且简便的计费系统的确立、对应于该计费系统的紧急地 震快报终端及其使用方法,但是以上种种均未考虑灵活应用基于移动电话的紧急地震快 报群发服务而能够廉价地实现电梯的地震管制运转的电梯的控制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控制装置及其改装方法,能 够灵活应用基于移动电话的紧急地震快报群发服务而更早地在地震发生时使电梯进行 地震时管制运转,并能够确保乘客的安全或防止机器的损坏,廉价地构建更能对应地震 的地震时管制系统。
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具备有设在电梯所在大楼内用来接收从预计有较强震 动的地域的基站发送给该地域的移动电话的紧急地震快报的移动电话终端、具有P波信 号端和低灵敏度地震仪信号端的电梯控制盘、具有可连接移动电话终端的控制接口的控 制终端以及设在控制终端中用来检测实际的大楼震动的加速度传感器;在移动电话终端 接收到该地域的紧急地震快报时,把来自移动电话终端的紧急地震快报输出信号和加速 度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输出到电梯控制盘的P波信号端和低灵敏度地震仪信号端的至少 一方,并进行使电梯停止在最近楼层的地震时管制运转。
本发明的电梯的控制装置中,具备有设在电梯的所在大楼内用来接收从预计有较大 震动的地域的基站配发给该地域的移动电话的紧急地震快报的移动电话终端、具有P波 信号端和低灵敏度地震仪信号端的电梯控制盘、连接在电梯控制盘的P波信号端上的P 波传感器、连接在电梯控制盘的低灵敏度地震仪信号端上的低灵敏度地震仪、具有可连 接移动电话终端的控制接口的控制终端以及设在控制终端中并当检测的实际的大楼震 动时动作而使地震时管制运转的运转休止状态继续的加速度传感器;在移动电话终端接 收到该地域的紧急地震快报时,把来自移动电话终端的紧急地震快报输出信号和P波传 感器的输出信号输出到电梯控制盘的P波信号端,并使电梯停止在最近楼层,同时一旦 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大楼的震动或者低灵敏度地震仪检测到震动,就输出到电梯控制盘 的低灵敏度地震仪信号端,而电梯继续停止运转;加速度传感器和低灵敏度地震仪都检 测不到震动时,才使电梯恢复到正常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9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即时将眼前所看到的事物景像同步摄录的眼镜
- 下一篇:挡渣棒装载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