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黄秋葵为原料制取的食用油及保健品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05037.8 | 申请日: | 200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6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卿 |
| 主分类号: | A23D9/02 | 分类号: | A23D9/02;A23D9/04;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300山东省淄博市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秋葵 原料 制取 食用油 保健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黄秋葵为原料制取的食用油及保健品,特别是一种以黄秋葵种籽为原料制取的具有黄秋葵原有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的食用油以及以黄秋葵种籽、黄秋葵花朵为原料并辅以太子参、玫瑰花、佛手花、桂花、合欢花中药材以及优质绿茶配伍后制取的具有特殊保健医疗功效和传统茶饮风味的保健品。
背景技术
黄秋葵,又名咖啡黄葵,原产地非洲,后经印度传入中国西藏墨脱。目前已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江苏省如东县已形成较为集中的产地,海南等其他许多地区业已开始大规模开发种植。黄秋葵的种植与开发目其前景非常看好。
黄秋葵的果实、种籽、叶、花、根茎均可入药。《中华药海》记载:“叶,苦寒,入肾,脾,肺经。《云南中草药选》记载:“消肿止痛,治痈疽”。《贵州草药》记载:“性味苦平,治疗跌打损伤、骨折,制散末外用,或鲜草捣烂敷患处”。
关于黄秋葵的最新研究发现认为,黄秋葵种籽含有丰富的还原糖、纤维素、粗蛋白、VC、VB、VA、胡萝卜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游离氨基酸、果胶、矿物质有机钙、碳、铁、锌、锰、三价铬等。公认最为突出的药用保健作用是健肾、提神,被称之为“植物伟哥”,且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在北美、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已经有将黄秋葵以及提取物或制品作为运动员抗疲劳饮食用品,或用于老年人健康保健品。例如,以黄秋葵种籽为原料制取的咖啡饮品,其特点是不含咖啡因但味道却与咖啡极为相像且更富有营养。
但是总体上讲,即方便储运又方便食用的关于黄秋葵的深加工制品,特别是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人们对于黄秋葵的食用仍然以季节性新鲜性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1、利用黄秋葵的种籽榨取获得具有黄秋葵原有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的食用油;2、利用黄秋葵的种籽和黄秋葵花并辅以太子参、玫瑰花、佛手花、桂花、合欢花中药材及优质绿茶科学配伍,使之更具特色保健药用功能又具有传统的茶饮风味,制成携带服用方便的袋装茶饮用品或口服含化片剂或丸剂。
所述以黄秋葵种籽为原料制取的食用油,是以黄秋葵的种籽为原料,采用现行普通的榨油设备和工艺技术,进行油料的榨制,即获得一种具有黄秋葵原有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的食用油。其用法与用量可与现行的一日三餐烹制、凉拌菜肴所用普通食用油相同。
所述以黄秋葵种籽、黄秋葵花为原料并辅以太子参、玫瑰花、佛手花、桂花、合欢花中药材以及优质绿茶配伍后制取的具有特殊保健医疗功效和传统茶饮风味的保健品,其重量配比为:黄秋葵种籽30%、黄秋葵花10%、太子参15%、玫瑰花10%、佛手花5%、桂花5%、合欢花5%、优质绿茶20%,合并制成袋装茶饮用品;或采用普通中成药制备工艺方法制成口服含化片剂或丸剂。其用法与日常普通茶饮或普通含化片剂或丸剂一样;用量为每日三次,每次18克,餐后一小时服用。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用
所述以黄秋葵种籽为原料制取的食用油,其黄秋葵种籽含油量丰富可与大豆媲美,乃黄秋葵植物所具有的营养药用价值精华之所在。将所述黄秋葵种籽榨取之后所得到的所述食用油,即获得了黄秋葵的另一种物质形态,且更方便于存储、运输、食用或深加工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卿,未经李俊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50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酸枣仁咀嚼片剂
- 下一篇:废膜绳温室保温恒温被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