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04703.6 | 申请日: | 2008-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44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 发明(设计)人: | 清田真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B9/36 | 分类号: | G03B9/36;G03B9/08;G03B19/12;G03B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例如包括快门机构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背景技术
一些单镜头反光数字照相机电控摄像元件的电荷累积时间,采用机械快门以防止不必要的光进入摄像元件(参见日本特开2001-42386号公报)。在该例子中的机械快门具有与典型的焦平面快门的前帘或后帘对应的快门叶片。
在摄像之前,关闭快门叶片以防止不必要的光进入摄像元件。例如,根据释放操作和用于所谓的实时景色显示(live-viewdisplay)的操作而打开快门叶片。在摄像之后再次关闭快门叶片。在该机械快门中,与典型的焦平面快门类似,由来自弹簧的驱动力驱动快门叶片。因此,在摄像之后,有必要对弹簧加载(charge),用于为下一次的摄像做准备。
日本特开2001-21944号公报,已经公开了称为二重遮光型焦平面快门。在日本特开2001-21944号公报中公开的也被称为直接保持型(direct-holding type)。具体地,在摄像操作的早期,由电磁铁保持用于驱动后帘的后帘驱动构件,当加载杆(设置构件)返回到起始位置时,释放与后帘联接的后帘操作构件的接合以打开快门光圈。在预定的定时切断施加到电磁铁的电流,以驱动由被加载的弹簧与后帘一起偏置的后帘驱动构件,由此遮蔽光圈。
使用可交换的镜头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具有如下问题:灰尘粘附到摄像元件的表面,从而导致将灰尘摄入图像中的负面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特开2003-5254号公报已经提出包括联结到快门叶片的构件(刷子)的照相机,该构件用于清洁摄像元件的光接收表面。
在日本特开2001-42386号公报中公开的快门仅具有一对快门叶片,但是该快门具有复杂的结构,难以减小其尺寸。
通过使用在日本特开2001-21944号公报中公开的焦平面快门中的后帘驱动机构,可以利用相对简单的构造实现与日本特开2001-42386号公报中的快门机构的操作类似的操作。
当如日本特开2003-5254号公报中所公开的那样通过设置用于快门叶片的刷子、而在快门中包括用于清洁粘附到摄像元件的光接收表面的灰尘的构造时,刷子和摄像元件之间的摩擦可能会影响快门操作或者减少快门的耐久性。因此,优选使用与快门叶片不同的可动构件,并且在该可动构件上设置刷子。然而,当给日本特开2001-21944号公报中公开的快门添加这样的可动构件(清洁机构)时,快门以及安装该快门的照相机的尺寸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具有小的快门机构和与该快门机构的驱动相关联的小的构造,并且通过使用与快门叶片不同的可动构件而适于提供摄像元件的清洁机构。
根据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其包括:反射镜,其移入和移出从摄像光学系统到摄像元件的光路;快门机构,其包括快门叶片和沿打开方向驱动该快门叶片的快门驱动弹簧;加载保持构件,其在该快门驱动弹簧被加载的状态下保持该快门机构;以及保持释放构件,其释放该加载保持构件对该快门机构的该保持;其中,该快门叶片和该加载保持构件在与该摄像元件的光接收表面平行的平面中移动,以及该保持释放构件在与该摄像元件的该光接收表面垂直的平面中移动,当该保持释放构件释放该快门机构的该保持时,该保持释放构件沿移出方向驱动该反射镜。
从以下参考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安装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照相机上的快门在摄像之前的平面图、左右侧视图以及俯视图。
图2示出摄像期间的快门的平面图、左右侧视图以及俯视图。
图3A是示出摄像之前快门的透视图。
图3B是示出摄像期间快门的透视图。
图3C是示出摄像完成之后快门的透视图。
图4A是示出紧跟在为快门而设置的清洁机构清洁摄像元件之前的快门的后视图。
图4B是示出由清洁机构清洁摄像元件期间快门的后视图。
图4C是示出在由清洁机构清洁摄像元件完成之后快门的后视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例的摄像系统的构造的剖视图。
图6示出本实施例的快门的操作定时。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作为摄像系统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