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交换元件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热交换换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53160.0 | 申请日: | 2007-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秀元;高田胜;今井孝典;杉山阳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8F3/08 | 分类号: | F28F3/08;F28D9/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 洋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以及 换气 装置 | ||
1.一种热交换元件,其特征在于,具有交替层叠薄片状的分隔部 件与形成为波形的间隔保持部件的层叠构造,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所 述分隔部件接合并与该分隔部件一起形成气流的流路,在该层叠构造 中,包含使各个所述分隔部件与所述间隔保持部件相互接合的多个粘 结剂层,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所述分隔部件相对应,其中,所述多个 粘结剂层包含着色了的粘结剂层,所述粘结剂层通过在所述间隔保持 部件的波形的顶部涂敷粘结剂而形成,所述分隔部件及所述间隔保持 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由使可视光透过的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粘结剂层包含着色为相互不同颜色的多种粘结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某个分隔部件的下方的所述气流的流路,与形成在该分隔 部件的上方的所述气流的流路相互大致正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形成在某个分隔部件的下方的所述气流的流路,与形成在该分隔 部件的上方的所述气流的流路相互大致并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了的粘结剂层呈对应于元件的类型而预先确定了的颜色。
6.一种热交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元件具 有交替层叠薄片状的分隔部件与形成为波形的间隔保持部件的层叠构 造,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所述分隔部件接合并与该分隔部件一起形成 气流的流路,在该层叠构造中,包含使各个所述分隔部件与所述间隔 保持部件相互接合的多个粘结剂层,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所述分隔部 件相对应,所述热交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单元制作工序,其得到通过粘结剂使所述分隔部件与所述间隔保 持部件相互接合的多个元件结构单元;
层叠工序,其通过粘结剂使所述元件结构单元彼此接合,得到层 叠配置多个所述元件结构单元的热交换元件,
在所述单元制作工序以及所述层叠工序的至少一方中使用形成着 色了的粘结剂层的粘结剂,所述粘结剂层通过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在每 一个所述元件结构单元的所述间隔保持部件的波形的顶部涂敷粘结剂 而形成,
所述分隔部件及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由使可视光透过 的材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元制作工序包括:
第一副工序,该第一副工序得到长尺寸的元件结构单元材料,该 长尺寸的元件结构单元材料通过所述粘结剂将形成所述分隔部件的长 尺寸的坯料与形成所述间隔保持部件的长尺寸的坯料相互接合;
第二副工序,该第二副工序裁断所述元件结构单元材料并得到所 述元件结构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单元制作工序中使用的粘结剂以及在所述层叠工序中使用 的粘结剂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根据元件的类型而预先确定了的颜色的 粘结剂层。
9.一种热交换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供气用通风通道; 与该供气用通风通道交叉的排气用通风通道;配置在所述供气用通风 通道内的供气用鼓风机;配置在所述排气用通风通道内的排气用鼓风 机;配置在所述供气用通风通道与所述排气用通风通道的交叉部的热 交换元件;其中,
所述热交换元件具有交替层叠薄片状的分隔部件与形成为波形的 间隔保持部件的层叠构造,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所述分隔部件接合并 与该分隔部件一起形成气流的流路,
在该层叠构造中,包含使各个所述分隔部件与所述间隔保持部件 相互接合的多个粘结剂层,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与所述分隔部件相对应,
该多个粘结剂层包含着色了的粘结剂层,
所述粘结剂层通过在所述间隔保持部件的波形的顶部涂敷粘结剂 而形成,
所述分隔部件及所述间隔保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由使可视光透过 的材料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5316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