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带有主动端口和被动端口的节点的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39500.4 | 申请日: | 2007-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9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鲁洛夫·P·德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源;张天舒 |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带有 主动 端口 被动 节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多个节点的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媒体处理的流架构软件通常会为控制和与诸如编码解码器 或前置/后置处理器之类的媒体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定义标准接 口。所以,不同种类的媒体处理器(的软件实例)可以被这种架构以 一种统一的方式控制和连接。这使得软件或硬件媒体处理器部件在具 有大幅变动的流网络图形拓扑(这种图形拓扑也可能在运行某个应用 时动态变化)的不同应用中都可以再次使用。处理依赖于使用硬件加 速器或单独的CPU/DSP核的媒体处理器也会由这种标准接口而受益, 因为这些标准接口可以应用在驱动器代码和可能的标准硬件通道上。
一个典型的媒体处理网络包含每一个都是由一个滤波器节点构 成的多个顶点和形成了这些滤波器节点之间的流连接的边。滤波器节 点通常包括媒体处理器和用于控制媒体处理器的通用架构部件。通常 滤波器节点每一个在它们自己的操作系统任务(POSIX:线程)内执 行。这胜过允许滤波节点的媒体处理器主动地工作:它可以按照媒体 处理器(编码解码器)动态决定的数量来取得它的输入数据和存放它 的输出数据。它也可以周期性地检查那些可以由一些控制实体来排队 的指令,而不影响关键的媒体处理步骤。
这种把某一个操作系统任务分配到每个滤波器节点的流架构的 一个重要缺点是当滤波器节点处理少量数据或者当媒体处理器的循 环要求低时(通常在前置处理器或后置处理器的流水线上)的相对较 大的任务切换的开销。为了抑制这种开销,通常在那些将允许较不频 繁的任务切换的滤波器节点之间引入一定数量的排队数据,但是这样 将带来两个新的问题:在流中的过量延迟(积累了超出处理步骤所需 要的数据),和对更多内存的需求。
更高级的流架构通过把一个操作系统任务仅仅分配给几个(或 者只有一个)滤波器节点以避免上面描述的效率问题。这些节点被称 为是“主动的”,而其他节点被称为是“被动的”。被动的滤波器节 点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任务。被动滤波器节点在相邻滤波器节点产生 数据(推)或消耗数据(拉)的情况下被调用和执行,该相邻滤波器 节点是主动的,或者是被动的但自身被另一个滤波器节点调用。这种 流网络中必须存在至少一个主动滤波器节点。
然而,这种类型的系统存在进一步的问题。例如,在一个高级 的带有被动滤波器节点的流架构中,根据它们是应用在主动滤波器节 点中还是被动滤波器节点中,媒体滤波器需要不同的接口。这意味着 至少两个版本的媒体处理器需要被写入,以提供它在流网络中任意位 置上的功能性。
第二,在这种带有被动滤波器节点的高级的流架构中,通常以 生产者确定的数量的输入数据(推)或者消费者确定的数量的输出空 间(拉)来调用被动滤波器节点中的媒体处理器。这可能与可能在忙 碌中根据流的内容而检测出所需要/已产生的数据量的媒体处理器的 需要相矛盾。
发明内容
这就是在现有技术上提出本发明目的的原因。
根据本发明,提出一种含有多个相互连接的节点的数据处理系 统,每个节点包含媒体处理器和一个或者多个端口,每个端口连接到 各自的媒体处理器,其中每个端口被配置为主动端口或者被动端口, 主动端口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数据时把所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它的输 出端,被动输入端口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数据时保留所接收到的数据, 并在所接收到的数据达到特定的大小时将其发送至它的输出端,并且 被动输出端口被配置为在输出端口的数据容量达到一个特定的大小 时触发数据的接收。
由于有了本发明,使得提供一个包含能够使用媒体处理器标准 接口的媒体处理器的节点的系统成为可能,但是由于具有一个或者多 个被动端口,还允许一些节点为被动型。然而,数据没有被推入位于 这些被动型节点中的媒体处理器中,这允许所有媒体处理器来决定它 们希望处理多少数据。
这种系统中有三种类型的端口。主动端口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数 据时把所接收到的数据传送至它的输出端。这样,主动输入端口接收 数据并传送该数据到它相连的媒体处理器上。同样地,主动输出端口 将传送它的数据到与它相连的输入端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XP股份有限公司,未经NXP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9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炮泥材料
- 下一篇:底漆组合物和包含该底漆的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