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系统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31627.1 | 申请日: | 2007-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市川真士;石川哲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B60L11/18;H02J3/46;H02J7/00;H02J7/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杨光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特别涉及将能够进行蓄电以及发电的车辆作为 住宅用电源之一使用的电力系统的电力管理。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01-8380号公报公开了能够在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和住宅 之间相互进行电力传递的电力管理系统。该系统具备:计算出能够正常使 用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的确保电力量的确保电力量决定单元;和在从电动汽 车的蓄电池向住宅供给电力时,将来自蓄电池的供给电力量限制为从蓄电 池的剩余容量减去确保电力量后所得的量的控制器。
根据该电力管理系统,确保在蓄电池中具有能够正常使用电动汽车的 电力量的基础上,将电动汽车的电力向住宅侧供给,因此也能够应对紧急 使用电动汽车的情况。
但是,在日本特开2001-8380号公报所公开的电力管理系统中,作为 住宅用电源之一而使用电动汽车,在该系统中,在从电动汽车向住宅供给 电力或从住宅向电动汽车进行充电时,没有考虑到住宅内的电力供需状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该电力系统考虑到住宅内 的电力供需状况而对在车辆和住宅之间授受的电力进行管理。
根据本发明,电力系统具备:车辆、连接装置、和电力管理装置。车 辆被构成为能够将存储在蓄电装置中的电力向车辆外部输出且能够从车辆 外部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连接装置被构成能够在车辆和住宅内的电力线 之间授受电力。电力管理装置管理住宅中的电力。电力管理装置包括数据 存储部和第一控制器。数据存储部,将供给至住宅的电力及在住宅中所消 耗的电力的数据和与对供给电力及消耗电力的增减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有 关的数据一起存储。第一控制器基于存储在数据存储部中的数据,控制通 过连接装置与住宅电连接的车辆的充放电。
优选的是,车辆包括蓄电装置、电压变换装置、通信装置、和第二控 制器。电压变换装置被构成为能够在蓄电装置和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的住宅 内的电力线之间进行电压变换。通信装置用于经由连接装置与电力管理装 置进行通信。第二控制器基于通过通信装置从电力管理装置接收到的指令, 控制电压变换装置。
优选的是,第一控制器包括分类部、和计划部。分类部基于存储在所 述数据存储部中的外部因素数据,对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部中的电力数据 进行分类。计划部基于由分类部进行了分类的数据,计划通过连接装置与 所述住宅连接的车辆的充放电。
再有,优选的是,分类部使用聚类分析、隐马尔可夫模型以及神经网 络中的任一方法,对存储在所述数据存储部中的电力数据进行分类。
优选的是,计划部基于为了生成在所述住宅中消耗的电力而排放出来 的二氧化碳量,计划车辆的充放电。
另外,优选的是,计划部基于住宅中的电力成本,计划车辆的充放电。
优选的是,电力管理装置还包括设定部、和计划部。设定部用于使用 者设定车辆的充放电计划。计划部基于通过设定部设定的充放电计划,计 划车辆的充放电。
在本发明中,经由连接装置,在能够充放电的车辆和住宅内的电力线 之间授受电力。数据存储部将供给至住宅的电力及在住宅中所消耗的电力 的数据(电力数据)和与对供给电力及消耗电力的增减产生影响的外部因 素相关的数据(外部因素数据)一起存储。外部因素数据包括:例如星期、 时间、天气、气温、使用者(居住者)的计划等。另外,第一控制器基于 存储在数据存储部中的数据,控制通过连接装置电连接在住宅上的车辆的 充放电。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考虑到住宅内的电力供需状况而管理在车辆 和住宅之间授受的电力。其结果是,能够将住宅内的电力供需进行最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电力系统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住宅内的电力系统的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ECU的硬件构成图。
图4是对图2所示的ECU的构成进行功能说明的框图。
图5是用于说明车辆的充放电计划的一例的图。
图6是由图2所示的ECU执行的数据取得/分类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由图2所示的ECU执行的计划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图2所示的车辆的概略构成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动力输出装置的功能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1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