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对于可转位刀片进行磨削的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砂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80028583.7 | 申请日: | 2007-07-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5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胡贝特·米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尔温容克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3/34 | 分类号: | B24B3/34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新华 |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对于 可转位 刀片 进行 磨削 方法 实施 砂轮 | ||
1.一种可转位刀片(10)的磨削方法,其中所述刀片的窄边(24)沿着一旋转的砂轮(18)的环状轮廓的外周表面(18a)移动并被其磨削,其通过以下几个由CNC控制的能互相进行协调的磨削过程的移动得以实现:
a)可转位刀片(10)被驱动绕着一根垂直于其刀面的转轴(11)旋转;
b)载有并驱动所述砂轮(18)旋转的砂轮轴(16)以及所述可转位刀片(10)的转轴(11)沿两根互相垂直延伸的移动轴(3,15)方向被相对推移,其中所述移动轴(3,15)和所述转轴(11)位于两个相互平行的平面或同一平面;
c)所述砂轮轴(16)和所述可转位刀片(10)绕转动轴(13)互相偏转,所述转动轴(13)垂直于所述移动轴(3,15)和所述可转位刀片(10)的转轴(11)所在平面,
其特征在于以下方法:
d)所述磨削过程基于纵向磨削,其中所述旋转砂轮(18)的环状外周表面(18a)从一宽边(10a)沿着可转位刀片(10)的窄边(24)移动至另一宽边(10b)对刀片进行磨削;
e)纵向磨削时,砂轮(18)逐渐向前变窄的前缘(41)向前移动,对可转位刀片(10)的窄边(24)进行削皮粗磨加工;
f)与前缘(41)相连、纵向磨削中随后工作的砂轮(18)后缘(42)为圆柱形,与可转位刀片(10)的窄边(24)以线接触方式对其进行精磨加工。
2.一种可转位刀片(10)的磨削方法,刀片的窄边(24)沿着一旋转中的砂轮(48)的环状外周表面(48a)移动得以磨削,整个磨削过程通过以下几个能够互相进行协调的CNC数控移动得以实现:
a)可转位刀片(10)绕着一根垂直于其刀面的转轴(11)旋转;
b)装有砂轮(48)并驱动砂轮旋转的一个砂轮轴(16)与可转位刀片(10)转轴(11)沿两根互相垂直的移动轴(3,15)方向作相对移动,移动轴(3,15)和转轴(11)位于两个相同的平面或同一平面;
c)砂轮轴(16)和可转位刀片(10)绕转动轴(13)互相偏转,此轴垂直于移动轴(3,15)和可转位刀片(10)转轴(11)所在平面,
下面是磨削方式的技术特征:
d)磨削过程基本以纵向磨削为主,旋转砂轮(48)的环状外周表面(48a)从一宽边(10a)沿着可转位刀片(10)的窄边(24)移动至另一宽边(10b)对刀片进行磨削;
e)纵向磨削时,砂轮(48)逐渐向前变窄的前缘(49)向前移动,对可转位刀片(10)的窄边(24)进行削皮粗磨加工;
f)在前缘(41)最大半径处与之相连的、纵向磨削中随后工作的砂轮(48)后缘(50)是以前缘最大半径为半径的圆柱形或以此半径向端部逐渐变窄;
g)旋转砂轮(48)相对可转位刀片(10)的窄边(24)偏转到某一位置时进行移动磨削,使前缘(49)和后缘(50)分别与窄边(24)形成一个切入角(45,53)及一个后角(46,54),砂轮(48)最大直径处与可转位刀片(10)的窄边(24)进行点接触磨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尔温容克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埃尔温容克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85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