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D-吡喃葡萄糖基)-3-(4-环丙基苯基甲基)-4-卤代吲哚衍生物及其作为SGLT抑制剂的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0780027731.3 | 申请日: | 2007-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1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 发明(设计)人: | 野村纯弘;坂槙茂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H19/04 | 分类号: | C07H19/04;A61K31/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葡萄糖 丙基 苯基 甲基 吲哚 衍生物 及其 作为 sglt 抑制剂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的吲哚衍生物,其具有作为在肠或肾脏中发 现的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运子(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SGLT)的抑制剂活性。
背景技术
膳食疗法与运动疗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是必需的。当这些 疗法不足以控制患者的病症时,使用胰岛素或抗糖尿病剂。目 前,所述抗糖尿病剂的实例包括双胍类、磺酰脲类、胰岛素敏 化剂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然而,这些抗糖尿病剂具有各种 副作用。例如:双胍类会引起乳酸酸中毒,磺酰脲类会引起严 重低血糖,胰岛素敏化剂会造成水肿与心脏衰竭,及α-葡萄糖 苷酶抑制剂会造成腹部胀气与下痢。在这些情形下,需要已排 除这些副作用的新颖抗糖尿病剂。
近来,已有报告指出高血糖症出现在糖尿病初期与发展期 中。此理论称为葡萄糖毒性理论。亦即,慢性高血糖症会降低 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结果使 得糖尿病自行恶化[参见Diabetologia,第28卷,第119页(1985); Diabetes Care,第13卷,第610页(1990),等等]。依据此理论, 期望血浆中葡萄糖浓度的正常化中断上述自行恶化循环并可实 现预防或治疗糖尿病。
考虑到其中一种治疗高血糖的方法为直接将过量葡萄糖排 至尿中,以致能使血糖浓度正常化。例如,通过抑制出现在肾 脏近曲小管中的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运子,可抑制在肾脏处的葡 萄糖再吸收作用,从而促进排出葡萄糖至尿中并降低血糖浓度。 事实上,已证实,通过给糖尿病动物模型连续皮下注射SGLT 抑制剂,根皮苷(phlorizin),可恢复正常血糖浓度,且通过长期 保持正常血糖浓度,即可改善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抗性[参见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第79卷,第1510页(1987);如 上述文献,第80卷,第1037页(1987);如上述文献,第87卷, 第561页(1991),等等]。
此外,通过长期以SGLT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动物模型,可改 善该动物模型的胰岛素分泌应答与胰岛素敏感性而不会造成任 何对肾脏的不良影响或血中电解质浓度不平衡,结果,预防糖 尿病性肾脏病变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发作与发展[参见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第42卷,第5311页(1999);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第132卷,第578页(2001),等等]。
基于上述观点,期望SGLT抑制剂通过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 浓度而改善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抗性,并预防糖尿病及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作与发展。
WO 2006/035796揭示一种如下式的N-β-D-吡喃葡萄糖基 含氮杂双环化合物:
上述化合物称为SGLT1和/或SGLT2抑制剂,且适用于预防 和治疗糖尿病及相关疾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式(I)的新吲哚衍生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其中,R1为氟或氯,且R2为氢或氟。
式(I的)化合物对哺乳动物肠与肾脏中所发现的SGLT具有 抑制剂活性,且适用于治疗或预防糖尿病与糖尿病并发症,例 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肾脏病 变及伤口延迟愈合及相关疾病。
式(I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例如:与无机酸 如:盐酸、氢溴酸、氢碘酸、硫酸、硝酸、磷酸,等等形成的 盐;或与有机酸如:甲酸、乙酸、丙酸、草酸、丙二酸、琥珀 酸、富马酸、马来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甲磺 酸、乙磺酸、苯磺酸酸,等等形成的盐;或与酸性氨基酸如: 天冬氨酸、谷氨酸,等等形成的盐。
此外,式(I的)化合物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其分子内 盐、水合物、溶剂合物或多晶型。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中,R2为氢。
优选吲哚部份为4-氟吲哚(即R1为氟,且R2为氢)、4-氯吲哚 (即R1为氯,且R2为氢)、或4,6-二氟吲哚(即R1与R2均为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未经田边三菱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77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糖肽类抗生素衍生物
- 下一篇:噻吩磺酸吡啶甲基酰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