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ULT1A1基因扩增用引物对,含有其的SULT1A1基因扩增用试剂及其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18213.5 申请日: 2007-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1448936A 公开(公告)日: 2009-06-03
发明(设计)人: 细见敏也 申请(专利权)人: 爱科来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12N15/00 分类号: C12N15/00;C12N15/09;G01N21/78;C12Q1/68
代理公司: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新宇;李茂家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sult1a1 基因 扩增 引物 含有 试剂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扩增SULT1A1基因的引物对、含有其的SULT1A1基因扩增用试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人组织硫酸转移酶(磺基转移酶,SULT)担当如下的功能:将通过肝细胞色素P450等导入氢基的脂溶性底物的代谢物进行O-硫酸酯化,从而增加水溶性而排泄。SULT是被归类为超家族的酶类,存在SULT1、SULT2等基因家族。有报道指出:属于SULT1家族的、催化酚性底物的硫酸结合反应的酶(PSULT),由于基因多态性而活性不同。而且,由于该PSULT分子种类催化致癌物芳胺的代谢活化反应,因此从疾病易感性出发,其基因多态性的解析受到重视。具体的,在PSULT中,在人的肝脏和血小板等组织中以对硝基酚作为代表性底物的分子种类(ST1A3)基于编码它的SULT1A1基因的多态性而活性不同,已知活性的性状与结肠癌、偏头痛的易感性等相关。在该SULT1A1基因的多态性之中,SULT1A1*2和SULT1A1*3与以上疾病易感性的关联性显著,因此,研究SULT1A1基因的SULT1A1*2和SULT1A1*3,在预测患者的疾病易感性,预防、治疗疾病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予以说明,SULT1A1*2是氨基酸213位的精氨酸(Arg)变为组氨酸(His)的突变,SULT1A1*3是氨基酸223位的甲硫氨酸(Met)变为缬氨酸(Val)的突变。

另外,作为在基因水平解析所有疾病的原因、个体间的疾病易感性(易患疾病)、个体间的药效的差异等的方法,广泛地进行点突变、所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检测。点突变的通常检测方法可以举出:(1)利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扩增试样的目的DNA的相当于检测对象序列的区域,再对其全基因序列进行解析的直接测序法;(2)利用PCR扩增试样的目的DNA的相当于检测对象序列的区域,通过随上述检测对象序列有无目的突变而切断作用不同的限制酶,将该扩增产物切断,进行电泳从而进行分型的RFLP解析;(3)使用目的突变位于3’末端区域的引物进行PCR,通过有无扩增判断突变的ASP-PCR法等。

但是,这些方法例如必须进行由试样提取出的DNA的精制、电泳、限制酶处理等,因此需要功夫和成本。另外,进行PCR后,有必要暂时开启反应容器,因此有上述扩增产物混入到之后的反应体系内、解析精度降低的顾虑。而且,由于自动化困难,因此无法解析大量的试样。另外,上述(3)的ASP-PCR法还存在特异性低的问题。

由该问题出发,近年来作为点突变的检测方法,正在实施对由目的核酸和探针形成的双链核酸的融解温度(Tm)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由于通过Tm分析或上述双链的融解曲线的分析来进行,因此称作融解曲线分析。其为如下的方法。即,首先使用与含有检测目的点突变的检测对象序列互补的探针,形成检测试样的目的单链DNA与上述探针的杂交体(双链DNA)。接着,对该杂交产物实施加热处理,通过吸光度等信号的变动来检测随着温度上升的杂交体的解离(融解)。然后,根据该检测结果确定Tm值,从而判断有无点突变。在杂交产物的同源性越高时Tm值越高、同源性越低时Tm值越低。因此,对于含有点突变的检测对象序列和与其互补的探针形成的杂交产物,预先求得Tm值(评价标准值),测定检测试样的目的单链DNA和上述探针的Tm值(测定值)。上述测定值与评价标准值相同时,则可以判断为匹配、即目的DNA存在点突变,测定值低于评价标准值时,则可以判断为错配、即目的DNA不存在点突变。而且,通过该方法还可以实现基因解析的自动化。

但是,对于利用此类Tm分析的检测方法而言,存在PCR中必须特异且高效地扩增含有检测目的位点的区域的问题。特别是,SULT存在许多同工酶,由于编码这些同工酶的序列都非常相似,在PCR中,有可能连SULT1A1以外的同工酶的编码基因也一起扩增。此外,像这样连其它同工酶的编码基因也被扩增的情况,也成为例如SULT1A1基因的特定多态性(SULT1A1*2或SULT1A1*3)的解析(非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2)中解析结果可信度降低的原因。因此,像这样由于解析1个试样也要伴随极大的劳动力,因此存在在解析大量试样中不实用的问题。

非专利文献1:PMID:9854023 Biochem J.1999 Jan 1;337(Pt 1):45~9。

非专利文献2:PMID:9566748 Chem Biol Interact.1998 Feb20;109(1~3):237~48。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科来株式会社,未经爱科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182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